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遼朝為什么要三番五次更改國號意欲何為?

2016-11-24 12:48: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在遼國218年的歷史上,“大契丹”與“大遼”兩個國號是交替使用的。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時,契丹僅僅控有塞北地區(qū),故其國號

在遼國218年的歷史上,“大契丹”與“大遼”兩個國號是交替使用的。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時,契丹僅僅控有塞北地區(qū),故其國號為“大契丹”。938年,后晉割讓燕云十六州給契丹,于是遼太宗為這一新納入的版圖創(chuàng)立一新的國號——大遼。947年,遼滅后晉,遼太宗將晉改為“大遼”,把大遼這塊漢地的國號擴展到中原。但太宗北歸后,中原旋即易主,此后大遼國號仍只用于燕云漢地。于此同時,在長城以北的契丹本土仍繼續(xù)采用“大契丹”為國號。遼圣宗時,國號仍為“大契丹”。但到了遼道宗朝,公元1006年,復(fù)改“大契丹”為“大遼”。

不過,《遼史》絲毫未記載歷次改國號之事,這是非常罕見的一種現(xiàn)象,在中國史書中是絕無僅有的。清朝學(xué)者屢屢指責(zé)《遼史》太過疏漏,如錢大昕云:“按遼自太宗建國號大遼;至圣宗統(tǒng)和元年,去遼號,仍稱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復(fù)稱大遼。《遼史》中皆沒而不書。”馮家昇先生認為,《遼史》的編纂者沒有記載歷次國號的變更情況,也許是他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問題是,統(tǒng)治政權(quán)定立國號是一個非常莊重、神圣的事件,乃是本身的政治文化標識,宣示新政權(quán)的政治合法性。而遼統(tǒng)治者卻三番五次地更改國號,意欲何為?當(dāng)時的歷史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2002年2月,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巴林左旗寶力罕吐鄉(xiāng)出土了漢字蕭興言墓志銘和契丹大字永寧郡公主墓志銘。《燕京學(xué)報》發(fā)表了劉鳳翥、唐彩蘭的《遼“蕭興言墓志”和“永寧郡公主墓志”考釋》。此文考釋出契丹大字中的“大中央哈喇契丹國”等詞語和詞組。據(jù)劉鳳翥考證,音譯的“哈喇”應(yīng)意譯為“遼”。

在中外歷史上,不論哪一個國家,它的“國號”都有一定的來歷和特殊的涵義。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契丹人創(chuàng)建的遼朝,更改國號很頻繁。它用過的“國號”有“大遼”和“大契丹”,這兩個“國號”有什么特殊的來歷和涵義呢?由于史料的限制和語言文字的隔閡,各家推測不一,意見紛紛。總的來說,人們多在語言文字的“對音”與語義上做文章。

因水說。《三朝北盟會編》說:“阿祿阻,女真語金也。以其水產(chǎn)金而名之曰大金,猶遼人以遼水名國也。”類似的記載還有:“愛新,女真語金也,以其水生金而名之,猶遼以遼水名國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里皆主張“大遼”國號是因遼水而得名的,有人指出,遼水之遼,不是漢語,而是鮮卑語。“遼”是鮮卑語饒樂訛變而來的。遼圣宗改國號為遼時,已不知遼的語源了。

鑌鐵說。《金史.太祖本紀》載:“上曰“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惟金不變不壞。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于是國號大金,改元收國。”這里通過金太祖之口道出了“遼以鑌鐵為號”的原委。但“鑌鐵”的語義究竟與“遼”相對,還是與“契丹”相當(dāng)?人們各執(zhí)一詞。《蒙古游牧記》謂:契丹建國號曰“遼”,譯言鑌鐵,蓋《爾雅》“白金美者謂之鐐。”此以“遼”對“鑌鐵”,并以“鐐”代“遼”。

刀劍說。此說由日本學(xué)者白鳥庫吉提出。他在其《東胡民族考》中認為,“契丹”二字與通古斯語族、蒙古語族的小刀“類似”。所以,“契丹”原為刀劍之意是“可能”的。此說純系推測之詞,根本無法說明“契丹”的來龍去脈,而且所謂的“類似”與“可能”是沒有說服力的。但此說與上述的“鑌鐵說”已成為人們理解“契丹”涵義的普遍說法。有人認為《金史》中的“遼以鑌鐵為號”之語沒有注明資料的來源,此說是否可靠,尚難推定。

切斷說。德國漢學(xué)家戈斯塔夫?奧波特在《契丹與哈喇契丹》中說,“契丹”二字是蒙古語切斷、殺害的對音,原義為切斷。有人根據(jù)出土的契丹文字材料分析提出,蒙古語的切斷、殺害是無法與“契丹”對音的。因為出土的契丹文字資料證明,其結(jié)構(gòu)是偏正式的合成詞,而蒙古語的切斷、殺害則單純是動詞,在詞的音節(jié)組成上,二者也很不相同。

領(lǐng)地說。《契丹民族考》認為,“契丹”二字的“丹”,當(dāng)如西域地名印度斯坦的“斯坦”,表示的意思是所在地。而契丹的“契”,與相傳的契丹始祖奇首可汗之“奇”聲音相類同。二者或許有“語脈”的聯(lián)系。總之,把“契丹”理解為可汗“奇首的領(lǐng)地”。用西域語言與契丹語言相類比,這種方法是否正確,似可商榷。

酋名說。馮家升在《契丹名號考釋》中除贊成“鑌鐵說”和“刀劍說”之外,又自立了“酋名說”。即所謂“野蠻民族,姓氏無常。部酋之名,沿為族落之號;族落之號亦常用為姓氏。”并舉“悉獨官”、“乞得龜”、“逸豆歸”等名,說“若去語尾,則悉獨、乞得、逸豆,當(dāng)知突厥語契丹之k’itai、蒙古語契丹之契塔特、乞塔,皆為“對音”。而語尾“歸”字含“長老尊稱之意。”

寒冷說。此說與上述諸說不同的是,它是在研究契丹文字資料中形成的看法。《關(guān)于契丹小字研究》的作者根據(jù)蘇聯(lián)學(xué)者達斯金的把契丹小字中的“仲冬”翻譯成為“寒冷的時節(jié)”的意見,認為“契丹”一詞源于蒙古語中的“寒冷”一詞。(內(nèi)蒙古大學(xué)學(xué)報,1977.4)

上述幾種對于“大遼”和“大契丹”這兩個國號涵義的解釋,主要是從其他語言中尋找近音詞來論證的。這些“推測”是否正確,令不少懂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的人捉摸不透,難以信服。當(dāng)然,從語言文字入手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正確途徑,但關(guān)鍵在于如何準確客觀的釋讀這些語言文字。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久久99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2021|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凹凸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91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