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是怎么回事 有這些表現
脊髓空洞是多種因素導致脊髓內是管狀空腔,這一疾病的發病過程都是很緩慢的,在20-40歲的男性中常見,脊髓空洞的病因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后天性的常見病因有脊髓腫瘤等。
一、癥狀體征
1.本病多見于20~40歲,男性多于女性。臨床癥狀呈極緩慢的進展。由于空洞所在位置、大小及范圍的不同,癥狀也不一致,其好發部位多在頸胸交界的脊髓內。早期癥狀多為相應支配區自發性疼痛(空洞始于中央管背側灰質后角底部),出現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逐漸擴大至雙上肢和胸背部,呈短上衣樣分布的痛溫覺減退或缺失,觸覺和深感覺保存,病人常發現損傷后無痛覺而就診。晚期空洞擴展至脊髓丘腦束,出現空洞水平以下傳導束性感覺障礙。
2.前角細胞受累出現相應節段肌萎縮、肌束顫動、肌張力減低和腱反射減弱,空洞位于頸膨大時雙手肌萎縮明顯。空洞水平以下出現錐體束征,病變侵及第8頸神經~第1胸神經側角交感神經中樞則出現Horner征。
3.關節痛覺缺失可導致神經源性關節病,關節磨損、萎縮和畸形,關節腫大,活動度增加,運動時有摩擦音而無痛覺,即夏科(Charcot)關節。皮膚營養障礙也較常見,如皮膚增厚、過度角化,痛覺缺失區表皮燙傷、割傷造成頑固性潰瘍和瘢痕形成,甚至指、趾節末端無痛性壞死、脫落(Morvan征)。晚期可出現神經源性膀胱和尿便失禁。
二、發病機制
1.先天性病因
2.后天性病因
多由脊髓腫瘤、蛛網膜炎及外傷等因素引起。外傷可使脊髓中心部壞死,造成滲出液及破壞產物的積聚,使滲透壓升高,液體潴留,由于髓內壓力升高,可破壞周圍組織,使空洞逐漸擴大。動物實驗中發現,在切斷的脊髓斷端附近出現一些微小囊腫,由此可推測這些囊腫的破裂、匯合可能是空洞形成的原因。對于蛛網膜炎后的脊髓空洞癥,主要由于缺血及靜脈栓塞造成。脊髓腫瘤引起的脊髓空洞癥主要與腫瘤細胞分泌蛋白性液體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