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 > 幼兒教育 > 正文

請這樣和孩子講話 質問只會讓孩子害怕!

2016-01-18 01:27:1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每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同,隨著孩子成長,父母教給孩子就更多,但可能語氣孩子不是很能接受,所以會讓孩子害怕從而疏遠父母,一起來看看如何才是和孩子的正確交流方式吧。

給孩子最好的導語

小孩子拿杯子裝水時、把牛奶倒進空杯時,我總是忍不住要提醒他:“不要打翻了!”

大人老覺得“不提醒孩子,他很容易把東西打翻”,真的是這樣嗎?我千叮嚀萬囑咐,不斷耳提面命的結果,孩子仍然把水打翻了。

這是為什么呢?一般人都會想像自己聽到的話,我們不妨實驗一下:“請不要想像檸檬。就是黃黃的、酸酸的,含在口中就忍不住分泌大量唾液的檸檬。絕對不可以想像喔!”

明白了吧?即使叮嚀你“不要想像檸檬”,你的腦中還是會不由自主浮現檸檬的影像、口中自然分泌唾液。如果我什么都沒說,想必你連檸檬的“檸”字也不會想到。

同樣道理,爸媽說的“不要打翻”,反而會勾起小孩“打翻東西的想像”。原本只是想提醒孩子,卻事與愿違地讓他聯想到“可能會打翻”。孩子腦海中,會浮現打翻牛奶的情境,以及媽媽爆跳如雷、勃然大怒的神情。

你看吧!人們常說“心想事成”。你對孩子說的話,他們都會依照預言實現想像。孩子本來都沒想過“打翻飲料”、“可能會打翻”這些事,經爸媽提醒后,反而會很在意。

這些提醒其實形成了負面暗示。“可能會打翻”的聯想,引導想像走向事實。我一再耳提面命的叮嚀,完全徒勞無功。其他類似的狀況如下:

“不可以大聲吵鬧”

“不要跑!”

“不要靠近!”

你的眼前是否浮現孩子吵鬧、暴沖奔跑、靠近危險場所的畫面?什么樣的一句話可以逆轉這種狀況呢?

假設你現在放好杯子,倒滿飲料打算端起來喝。由于表面張力,看到幾乎要溢出杯緣的飲料,你不禁喃喃自語:“啊~好幸福!”

杯里的飲料只要稍微傾斜,就會灑出來。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提醒,你希望他怎么說呢?是不是像下面這種狀況?

“警告”太難理解,“直接鼓勵”教養效果更好

當你把斟滿飲料的杯子小心翼翼拿到嘴邊,有人在一旁柔聲提醒“輕輕地”,你會有什么樣的心情?是不是認為對方“真體貼”?是不是會因為輕聲細語的提醒,小心地端起杯子?

相反的,如果對方大喊:“不要打翻了!”你可能會嚇得手忙腳亂打翻杯子。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你對孩子說“輕輕地”,天真無邪的孩子就會照你所說的,慢慢、小心地倒水。把“輕輕地”這句話徹底傳達給孩子,比“不要打翻”有更好的效果。因為它會成為“輕輕地就能做到”的正面暗示。

“不要……”是繞遠路的思考方式。腦海中先出現打翻水的場面,然后修正為不要打翻。腦子里先想像了檸檬,然后再設法消除,告訴自己不要去想像。這個思考過程不僅麻煩,而且對孩子來說相當困難。既然如此,一開始就告訴孩子“輕輕地”,不是更直接了當嗎?

以“保持安靜”代替“不要吵鬧”。

以“慢慢走”代替“不要跑”。

以“離開那里”代替“不要靠近”。

“正面暗示”做什么都順利

“不要打翻”讓孩子聯想到“會打翻”

告訴孩子“輕輕地”,他就能小心行動

正面、直接地表明要求:“保持安靜”、“慢慢走”

只要以正面的說話方式和孩子溝通,自己和孩子都能鎮定從容地面對各種狀況。

以“怎么做”代替“為什么”,這樣問,教出創意十足、獨立思考的好孩子。

問小孩“為什么”,只是生氣罵人的慣用語

“為什么做這種事!”

“為什么連這種小事也做不到?”

爸媽教養孩子時經常會說“為什么”。我也常把“為什么”掛在嘴邊,幾乎變成口頭禪了。各位爸爸媽媽也是嗎?你會在什么狀況下說這句話呢?我常在下面的情境中,脫口說出“為什么”。

爸媽為什么動不動就問孩子“為什么”呢?我通常是因為心情煩躁。

“為什么做這種事?煩死了!”

“為什么?”“怎么搞的?”這是詢問對方原因的疑問詞。如果你這樣被人質問,會怎么回答呢?比方說你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如果有人問你“為什么打破碗”,你會怎么回答?

你也許會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你問我,我要問誰呀……”又不是因為喜歡才弄破的,連當事人都不知道為什么會把碗打破。

“因為一時手滑嘛!”

“因為太燙了嘛!”

被追問之下,只好絞盡腦汁找一個合理的藉口。而且當我們問別人“為什么”時,經常都帶著怒氣。我每次說這句話的時候,多半都氣到額頭爆青筋了。表面看起來是在問對方理由,但其實是帶著厭惡及憤怒質問對方,聽起來實在很幼稚。

質問會讓孩子害怕,選擇“說謊話”

質問“為什么”使對方害怕,讓他在情急之下編造藉口。迫使對方捏造藉口后,我們又會再進一步責怪對方:

“這算什么理由?”

“不要找藉口!”

冷靜思考過后,我發現這是自掘墳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是在原地踏步罷了。那么,能夠代替“為什么”的用詞是什么?我們一起想想看。

“為什么”雖然是疑問句,實際上卻在威脅對方。被問的人想找臺階下,只好千方百計找藉口。高中上學遲到時,老師生氣地問我:“為什么遲到?”你猜我情急之下說了什么?

“因為今天騎腳踏車逆風。”這種離譜的理由。想當然爾,已經火冒三丈的老師因此更加生氣。被老師罰站在走廊的那一天令我永生難忘。有其他話語可以取代“為什么”嗎?

有一天,儂儂又打翻牛奶時,我的處理方式如下:

讓孩子思考“怎么做”,比嘮叨指責更好

“怎么辦呢?”這句話是從一位媽媽朋友那里學來的。當我這么問,兩個孩子有什么反應呢?是的,兩個人拿了抹布來擦地板!雖然他們用干抹布擦地板,反而擴大牛奶潑灑的范圍,但這和我質問“為什么”的情況簡直南轅北轍。

你認為其中的差異是什么?沒錯,就是改變“疑問詞”,把“為什么”換成“怎么做”。用英文說就是以“How”取代“Why”,等于在問孩子“Howto”也就是解決的方法。

“該怎么辦才好呢?”

“你認為該怎么做?”

“有什么方法呢?”

有人這么問你,你會有什么反應?是不是自然而然開始思考“接下來該做什么才好?”用“How”來提問,孩子會學著思考該采取什么行動,引導小腦袋瓜不停運轉,即使他們想出來的辦法,只是把地板弄得更臟也沒關系。

當你基于某種緣故遲到時,若有人問你“下次該怎么做才好?”你是不是也會思考今后的遲到對策呢?例如將鬧鐘的聲音調大一點、提早十分鐘出門,或者是找出“順風”的路線。只要你的對策成功,以后就不會再遲到了。這種做法比破口大罵“為什么遲到”積極多了!

逼問“為什么”只會讓孩子學到找藉口搪塞。但是問孩子“該怎么做”,則是引導孩子采取行動的創意開關!孩子把鞋子穿反了、襪子沒穿好、和其他孩子搶玩具時,這句話都能派上用場,得到比指責更好的教養結果。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法国性xxxx精品hd|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免费久久精品国产片香蕉|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久久996热精品xxxx|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频|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3卡四卡|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黑人又硬又粗免费看51社区国产精品视 |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