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花園口決堤事件給日軍造成了多大麻煩?

2017-03-09 19:53:1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一、花園口決堤的確給部分日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從直接軍事效果來看,花園口決堤的確對豫東地區的日軍形成了威脅,突入豫東地區的日軍,有

一、花園口決堤的確給部分日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從直接軍事效果來看,花園口決堤的確對豫東地區的日軍形成了威脅,突入豫東地區的日軍,有一部分士兵和輜重被洪水淹沒,有的士兵因傷病所累而被丟棄,還有一部分為中國軍隊所殲滅。同時,洪水迫使日軍停止追擊向西潰敗的中國軍隊,給了國軍以緩沖、休整和重新部署的機會。

1、決堤的洪水的確攔住了追擊國軍的日軍,并給他們造成了很大困難

1938年花園口決堤時,向西追擊中國軍隊的日軍已經占領了開封、中牟并已經停止了進攻。6月9日花園口決堤后,12日,寬達數里的洪水包圍了中牟縣城,日軍第14師團被困城內,他們只好以麻袋裝土堵塞城門,等待救援。15日,黃水流經開封,侵占開封的日軍即大規模搜集麻袋準備堵水,以防城內遭水淹,但仍有一部分日軍溺死,同時由于交通阻斷軍需供應中斷,其大炮與機械化裝備基本上都失去了用途,他們在逃離時不得不大批丟棄。16日,黃水泛濫至尉氏縣,集結在尉氏城西的日軍第16師團被黃水阻隔。日軍開始想辦法營救因洪水受淹被困的各部。華北方面軍“命令臨時航空兵團全力以赴援助第16師團方面的補給。用運輸機、輕重轟炸機在6月16日至24日之間,給兩個師團投下補給糧秣、衛生材料等、合計六十一噸半?!?日軍第16師團主力直到25日夜才渡過尉氏東面寬達600米的大泛濫地帶,直到7月7日到達通許后才脫困。

那么,洪水到底給豫東的日軍帶來了多大的困難呢?據黃水泛濫后開封居民親見的日軍慘狀是:“敗兵已陸續不絕,退回省城,狀極狼狽,自由分住于本城東北各街戶……,大抵裸身者十居八九,槍械等更屬不倫。后聞黃水到時,駐軍均在睡夢中,除被淹斃者外,存者均赤身逃出……后聞駐予西席家之敵軍士言:我軍共一小隊,計百二十五人,現所剩只七人,官長均死,正留待改編云云。要之,是役敵兵死于水者雖不及萬人,而軍器等損失十之八九。又聞河邊居民目睹者談,全師團之機城化軍器,過去時,計大炮七八十尊、坦克二百余輛、卡車數百輛,迨撤退時,僅輕型坦克一輛、卡車數輛而已,其他軍械輜重,無一還者,足以知其損失之重大矣。至一部最前線敵軍未道水淹者,被河道隔斷,不能退還,則順河東竄,至豫東永(城)、夏(邑)之境,始得返汴,數在六七千之眾。此出自隨軍被抓夫役之口,殆也非虛。此后敵軍至者,莫不先找黃河委會,對于河水必深加研究,益已成驚弓之鳥。……次晨八時,敵束裝欲行……去后,予返家檢視,該隊所棄各物散于院內,極為凌亂.乃先將所余食品及布被等分贈郁居及仆役與幫忙各人,更在各房暗處發現各軍士所遺棄之槍彈及其他不知名之軍用品,聚之約有一筐之多?!?趙隱儂:《梁園淪陷前后》,《河南文史資料》第55輯)

對于洪水泛濫后的情況,日軍士兵也有記載。據第16師團第20聯隊上等兵東史郎記述其在尉氏縣遇到黃水的情況說:“湍急的濁流滾滾而來,沖走了一個個村莊。頃刻之間出現了一潭湖水。在南京戰役時,我們遇到了火攻,現在又因遇到了水攻而奔逃。我們選擇較高的地方。急急忙忙地跑向3里以外的尉氏城?!?月27日,每到傍晚,糧食就所剩無幾了,每當旭日東升,我們就出去找糧食。與后方的聯絡完全中斷的時候,一發子彈、一粒大米都不可能送來。我們必須珍惜每一發子彈、每一粒米。香煙也全部抽完了。……我們到處轉來轉去找食物,旱田里開始還有土豆種,不過,沒幾天就被吃光了。把南瓜秧弄來煮著吃,但馬上就被各分隊搶光了。很快田地里沒有一點可吃的東西了。洪水又切斷了我們前后的道路,一連過了好幾天,糧食都沒有送來。十五六天之后,戰斗機空運來了一些糧食,雖然只有一點點,但是肚子里總算填了些米飯。我們開始了行動,進行轉移……敵人知道我們糧食不足、彈藥缺乏,像餓狼似的窮追不舍。我們后退一里,敵人就前進一里,可以說在戰場上后退比前進更困難。士兵與士兵之間的聯系完全中斷了,中隊長和小隊長也找不到了?!痪梦覀兙蛠淼搅艘粭l大河邊。這條河大約有3000米寬,十幾天前這里還是農民們祖輩傳下來的賴以生存的早田,還是成熟的高粱地。農民撐著小船或木筏在收割露在水面上的高粱穗。電線桿在水向上也只露個頭。”(東史郎:《東史郎日記》,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此外,在中牟日軍撤退的過程中,一些傷兵因行動不便,被就地處死了。據安慶?;貞浾f,他親眼看見“日軍像濕毛狗一樣大批大批地逃跑,有幾個傷兵不能跑了,就被他們的同伴綁在椅子上,一個個綁得像殺豬一樣結實,在麥場上放著。不一會,他們身上就被澆上汽油,然后點燃木柴往他們身上扔,呼一聲,火竄得老高,幾個傷兵在椅子上哇哇大哭大叫,意思是還能為天皇效力。我還看見一些日本兵都低著頭,不敢抬頭看。也不知道這些被活活燒死的士兵是不是逃兵?!?/p>

2、國軍趁著日軍被洪水圍困的時機,圍殲了小股豫東日軍并收復了一些失地

中國軍隊趁日軍被黃水分割圍困之際,開始對開封、中牟、尉氏地區的日軍展開進攻,圍殲了小股日軍,收復了一些失地。國軍的主要戰果有如下幾個:(1)、6月12日,突入到鄭州以南新鄭并炸斷平漢線的日軍第14師團騎兵團的一個挺進隊被黃水遮斷后路,全部被消滅。國軍共俘獲400余騎、150毫米口徑榴彈炮4門和步騎兵若干。(2)、6月14日,孫桐萱的第12軍第20師協同第24師攻擊尉氏以西的日軍第16師團主力。經數日激戰,日軍大部退入城內。此時城東已經形成深廣的泛濫區,城內日軍陷于絕境。27日經過數小時激戰后日軍棄城東逃。日軍逃跑時,破壞了坦克、汽車、大炮和軸重,并遺棄了部分軍馬、槍支彈藥。當日12時左右,尉氏被中國軍隊收復。(3)、6月18日,劉和鼎第39軍的34師攻擊中牟日軍。日軍利用已得到的救援材料渡水撤退,遺棄了大量的重兵器和軸重。日軍在逃跑時,在混亂中有的被擊斃,有的被水淹死。中牟縣城遂于23日夜被收復。(4)、29日,西華日軍被全部肅清。洧川的日軍22日被迫從縣城以西地區撤退。7月初,中國軍隊襲擊太康日軍,擊斃百余人。13日,通許日軍被全部擊退。16日,中國軍隊收復太康縣城。17日,中國軍隊又收復鹿邑。

由此可見,花園口決堤的確給追擊國軍的日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但必須注意的是,從戰果來看,中國軍隊趁黃泛的反擊雖有收獲,但無論從殲敵數還是繳獲,都可以看出沿隴海路西進的日軍整體上損失不大,大部分日軍都得以保全并撤走。至于究竟有多少日軍死于花園口決堤,至今尚沒有準確的數字,常有人說什么“僅日軍第二軍死于洪水人數便達到7452名之多”,這顯然是夸大其辭,這個數字乃是第二軍整個徐州會戰戰死的人數,并非死于花園口決堤的人數。

3、給日軍華北和華中戰場的溝通帶來了一定困難

決堤除了給日軍帶來直接打擊外,在整體戰局方面也有一定的軍事意義,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此后中國戰場被黃泛區分割,給日軍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方面軍的相互呼應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比如由于黃河改道造成了淮河泛濫,津浦鐵路和蚌埠鐵橋被沖垮,給日軍從華北運轉兵力和物資支援華中戰場增加了很多障礙。日軍自己也承認黃河決堤后,武漢會戰時“淮河沿岸浸水嚴重,作戰行動十分困難?!?/p>

二是黃泛區改變了一部分平原地區的地貌,增加了日軍機械化部隊的行動難度。這對中國軍隊來說的確是有利的,這一點蔣介石很清楚,就在花園口決堤當天,他在武漢接見外國記者時就說:“今后作戰地域的形勢,利于我而不利于敵?!窈髴鹗?,即將轉入山地與湖沼地戰,天時地利,均于我為有利;我之所利,即敵之所害也。”(《蔣委員長與外籍記者談目前抗戰形式》,《新華日報》1938年6月10日)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還在于當時中國戰場有利于日軍的平原地帶基本都已淪陷,未淪陷區多是山地和湖泊等復雜地形。

三是花園口決堤的確對日軍的進攻有遲滯作用,也有利于國軍保住河南中西部不丟失,河南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在此后的七年中有力地支持了抗戰,使第一、五戰區在八年抗戰中得以力拒敵軍??箲鸢四曛袊姽夂幽险鞅瓦_221萬人,僅次于大后方的四川省。

四是蔣介石將決堤罪責轉嫁給了日軍,的確加深了國人對日軍的仇恨,帶動了國人抗戰情緒。

二、花園口決堤對整個抗日戰局的軍事作用被嚴重夸大了

從花園口事件發生時起,就不斷有人為其辯護,甚至有人上升到了“挽救國家危亡”的高度。從現有的觀點看,人們多認為花園口決堤對抗戰有三大貢獻:1、“阻敵西進,保障豫中、豫西及西北,功不可沒”;2、使得“通往武漢之最佳接近路線——平漢路在武漢會戰中未為敵所用,反而須繞越崎嶇難行、道路稀少之大別山區……換得最珍貴之五個月時間”;3、使“我東憑汛區障礙,北連黃河天然地障,與敵對峙達六年之久”。然而,花園口對整個戰局的影響真的有如此重要么?顯然不是!

1、日軍停止西進與花園口決堤基本無關

花園口決堤阻止了日軍西進,這是許多人的共同觀點。但從當時日軍的作戰計劃和實際行動來看,事實并非如此。這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出來:

一是日軍攻入河南只是沿隴海路追擊從徐州會戰中撤出來的中國軍隊,其目的不在于擴大占領區。盡管日軍在徐州會戰中并沒有達到“圍殲在徐州集結的國軍主力,及早結束侵華戰爭”的目的,但日軍占領徐州后,大本營認為徐州會戰基本結束,因而于5月21日下達命令:“一、越過蘭封、歸清、永城、蒙城、正陽關、六安一線進行作戰,須經批準。二、華北方面軍隨著華中派遣軍的南下,命令第二軍占領徐州以南的津浦沿線。”遵照大本營的指示,華中派遣軍各部大體在5月29日以前完成了集結任務。但是,華北方面軍卻不顧大本營的決定,于6月2日將第十四師團配屬給第二軍,并下達了向蘭封以西地區追擊的命令:“一、敵主力有開始向平漢線以西后退的模樣。二、方面軍決定首先向中牟、尉氏一線追擊敵人。另外,令一部迅速挺進切斷平漢線?!北M管如此,當第二軍第14、第16師團推進到中牟、尉氏一線時,華北方面軍在6月6日就已經下達了停止追擊集結兵力的命令:“一、由于各兵團的果敢神速地急追,敵已潰亂,其大部逃入平漢線以西,開封亦已陷落。二、方面軍決定將在隴海沿線作戰的兵團,逐次集結在開封、杞縣、亳縣、宿縣一帶,準備下期作戰。”而日軍下令停止追擊時,中國軍隊花園口決堤還未開挖。花園口決堤是在7日開挖的,9日才出水,而日軍停止西進的命令在花園口決堤前3日就已經下達了。因此“日軍進攻被花園口決堤阻止”的說法完全不靠譜。

二是當時日軍根本就沒有攻占鄭州的計劃。據日軍華北方面軍在1938年5月28日向第二軍下達的命令稱:“攻占鄭州,不是本戰斗的繼續,要按另外命令進行,但不妨相機以一部占領開封(30日,另令攻占開封)?!倍遥敃r參加徐州會戰的日軍是八個師團五個旅團共23萬人(一說30萬人),如果日軍真的想攻占重兵把守的鄭州并控制隴海和平漢線的話,如此大的作戰計劃肯定不會只派出14、16兩個師團五六萬人來執行,更別提什么進逼西北了。

2、所謂日軍占領鄭州并沿平漢線進逼武漢只是國軍將領的軍事研判,日軍當時并沒此打算

很多人在談及花園口決堤前的軍事態勢時,都認為日軍的戰略目的之一就是要攻占鄭州并控制平漢線,以便沿平漢線南下進攻武漢。之所以做出此類判斷,原因有二:(1)、當時幾乎所有的的國軍將領本來就對日軍沿平漢路南下抱有極強的戒備心理,而當是日軍的沿隴海線追擊日軍的進攻方向又強化了中國軍事當局的此種判斷。比如徐州會戰后期,1938年5月2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徐永昌致電第1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皖北魯南作戰推移,判斷敵必乘我皖北魯南撤退,一面行猛烈超越,一面沿隴海線向西追擊突進,企圖攻略鄭州,轉窺武漢。”同一時期,國軍統帥部在對武漢作戰的指導方案中也說:“敵人打通津浦線后當以鄭州及武漢為其作戰目標,且判斷其侵襲鄭州及武漢之路線約有三:……待隴海一路占領鄭州后,再沿平漢線南下取信陽、武勝關……攻武漢?!睍r任第一戰區長官部參謀長的晏勛甫后來回憶時說:“如果我軍此后不能確保自黃河南岸起經鄭州至許昌之線,不惟平漢鐵路鄭漢段的運輸和聯絡線將被敵遮斷,而且此后敵人南進可以威脅武漢,西來亦可進逼洛陽和西安,最后由西安略取漢中,進而窺伺我西南大后方?!?2)、國軍截獲的日軍情報也加深了國軍將領的這種判斷,6月10日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給蔣介石的電報說:“據報敵擬分四路會攻武漢,與我作最后決戰。并預計在本年底將戰事結束。一,攻取鄭州,沿平漢線南下……”決堤之后的1938年6月19日,李宗仁收到的一份松井石根提出修改進攻武漢路線建議的日軍情報稱:“黃河決堤,皇軍受意外挫折,余意補救軍事困難,得兩項孤立武漢戰略:(1)鄭州急不能下,可調主力軍利用平漢、道清路之便,在黃河北岸之溫縣強行渡河,以最大之努力搶占鞏縣兩重要據點,東向背擊鄭州,與中牟、開封我軍集結西向,或迫陜州(即今日豫西陜縣),策應運城、平陸,我軍集合此四路日軍,以占領西安為最大目的,截斷西北與漢口方面之敵一切連絡為止點?!边@些情報恰恰印證了國軍將領事先的擔憂,因此幾乎所有的國軍將領即便是數十年后仍然認為當是日軍是想沿平漢路進攻武漢。后世的很多學者同樣持此看法,并以此為基礎認為花園口決堤阻敵居功甚偉。

那么,日軍未從“最佳接近線的平漢路”進攻武漢,是否是因為花園口決堤呢?事實上,日軍會沿平漢路南下武漢只是國軍將領的擔憂和情報判斷,從當時日軍的作戰計劃和作戰行動來看,其并沒有攻占鄭州的打算,更沒有控制整個平漢線然后南下武漢的計劃。據日軍戰史記載,1938年4月上旬,日本大本營陸軍部在研究漢口作戰的計劃時,開始確曾“計劃以1個軍沿平漢線南下,1個軍沿揚子江進攻。但由于考慮到沿平漢線作戰,及該方面敵情等緣故,需要很大兵力,而且華北治安不良,抽調兵力也有困難。因此,這一計劃被推翻,改變計劃,決定以主力軍沿淮河進攻大別山北面地區,以1個軍沿揚子江進攻……這個方案除節省兵力外,還利于華中派遣軍統一指揮作戰?!睆漠敃r的情況講,日軍如沿平漢路進攻,就要保障以平漢路為后方補給交通線的暢通,這必需有大量兵力,這對當時已經兵力不足的日軍來說是很困難的。由此可見,早在國民黨決堤放水之前,日軍就已經決定不從平漢線南下進攻武漢了。

花園口決堤對日軍進攻武漢的方向到底有沒有影響呢?有!據日本戰史記載:“黃河決口,使得淮河泛濫,作戰軍主力若利用淮河水運前進,實為困難,因而確定主力沿揚子江前進。”花園口決堤的確促使日軍將主攻方向從淮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但這跟平漢線又確實沒什么關系。

3、日軍進攻武漢的時間并沒有因花園口決堤而推遲

還有一種說法是花園口決堤“使日軍華中派遣軍被阻擋于黃泛區以東”,從而為武漢會戰贏得了5個月時間,使中國軍隊有充足的時間備戰。那么事實真的如此么?

其實日軍早在1937年底攻占南京后就已經開始研究進攻武漢的問題,并于1938年5月底制訂了作戰準備方案:“華中派遣軍在6月中、下旬占領安慶,做好以后的作戰準備?!?月底將第二軍轉屬于華中派遣軍,再加上第十三師團,擔任沿淮河作戰?!?月1日,日軍命令第六師團南下攻占安慶,并命令波田支隊協同海軍溯江攻占安慶。波田支隊于6月12日3時在安慶東北岸登陸,接著于當日攻擊安慶,13日將安慶占領。而直到1938年6月15日日本大本營在判斷“蘇聯在此時不能參戰”,并認為“只要攻占漢口、廣東,就能支配中國”后,才在御前會議上“決定了進攻漢口的作戰”。而當時,花園口決堤的洪水也就剛剛給中牟的日軍造成麻煩,這怎么可能成為影響日軍大本營決策的因素呢?三天后的6月18日,日軍大本營發出命令指出:“大本營準備以初秋為期攻占漢口。”7月4日,第二軍歸華中派遣軍序列并組成新的第十一軍。8月22日大本營發出攻占漢口的命令。

由此可見,日軍完全是按花園口決堤之前所計劃的時間完成進攻武漢的作戰準備的,對武漢發動進攻也是按照決堤僅10天之后發布的時間進行的,可見,日軍并沒有因為花園口決堤黃水泛濫而改變或推遲進攻武漢的時間,也就根本談不上決堤為中國軍隊保衛武漢贏得準備時間之說了,更別提什么“換得最珍貴之五個月”了。

4、中日兩軍長期沿黃泛區對峙主要原因是日軍兵力不足和軍事上無必要,而非黃泛區阻擋

對花園口決堤的軍事效果,另一說法認為“黃泛區造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國軍依黃河與日軍對峙,日軍在之后的六年中未能越過新黃河一步豫中、豫西得以保全”云云。事實上,這種說法顯然不靠譜。中日軍隊之所以隔黃泛區對峙,使得國軍保住了豫中、豫西及陜西等國土6年未被侵占,根本原因是日本兵力不足無力攻取且無軍事上政治上的必要,并非是花園口決堤的功勞。

首先,由于兵力不足,從1938年開始日軍除了發動武漢會戰想迫使蔣介石屈服外,在其他地方都采取了守勢,根本沒有擴大占領區的打算。比如1938年7月31日參謀本部對武漢會戰的定位是“摧毀蔣政權的最后的統一中樞——武漢三鎮……對配置于該地防御線上的敵方兵力,盡力給予重大損害,以迫使國民政府屈服,及時地結束這次事變(即侵華戰爭),而不是占領所有的地區?!币虼?,參謀本部明確規定在華日軍“以后竭力限制戰局的擴大,采取緊縮持久的陣勢……河南省黃泛區以西的地方,概予放棄。”1938年12月6日,日本陸軍省、參謀本部更是決定:“如無特別重大的必要時,不企圖擴大占領地區,而將占領地區劃分為以確保治安為主的治安地區與以消滅抗日勢力為主的作戰地區?!闭窃谶@種情況下,豫中、豫西及陜西等地才得以保全。

其次,是否進攻鄭州和豫西,完全視日軍戰局需求而定。比如1938年6月18日武漢會戰前,日軍為了牽制河南的國軍防止其南下增援,就曾命令“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應就策應華中派遣軍向漢口作戰,研究并準備以一部兵力向鄭州方面前進牽制敵軍的作戰?!蓖瑫r為了不至于使華北戰場擴大,以便集中兵力應對武漢會戰,在8月22日武漢會戰開始當天,大本營又明確規定:“華北方面軍不得越過黃河及黃河汜水地區進行作戰?!?/p>

再者,如果軍事上有必要,黃河和黃泛區根本擋不住日軍。比如,1941年,日軍第35師團為策應長沙會戰,僅以5個步兵大隊、3個騎兵大隊,于10月2日強渡黃泛區水障,10月4日即攻占鄭州。再如1944年日軍發動的豫中會戰,其第12軍第17師團于4月17日由中牟強渡新黃河(即黃泛水障所形成的),19日即占領鄭州,僅30多天就攻占了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所在地洛陽及豫中地區。

三、蔣介石篤信黃泛“阻敵西侵”,命國軍保證黃水泛濫

盡管從當時的客觀效果上看,所謂黃泛區阻敵西進的說法并不靠譜,但當時軍事決策的國軍高級將領不可能完全掌握日軍情報,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日軍作戰意圖和作戰能力,因此他們根據日軍動向和情報,幾乎都篤信日軍不能西進皆因黃泛區所阻,因此,保證黃泛區洪水泛濫并以此消耗日軍成了國軍的法寶。

1、蔣介石多次命令國軍保證黃河決堤口不斷流,此后國軍還多次決口消耗日軍

花園口決堤后,中國軍政當局根據軍情變化的態勢,不斷修理、疏導花園口決口與豫東地區的各種河溝水道,想充分發揮黃水的地障作用,威懾和牽制日軍。中國第1戰區與黃河水利委員會制定了以黃治敵策略是:“(一)不使潰口斷流,亦不使潰口集流。(二)東壩頭以下之缺口聽其自然,俾泛水分散成灘,使敵軍重兵器不易運輸,阻敵西進。(三)加強花園口潰口西壩頭,設法相機挑溜分入故道,破壞敵方之新汴鐵路聯絡運輸之企圖?!敝钡?940年2月7日,蔣介石還致電黃河水利委員會令其維持花園口決口和黃泛區現狀:“(一)查黃泛所以阻敵西侵、屏蔽宛洛,而大河北岸數十萬國軍之后防補給及陪都外圍翼側之安全,胥賴此保障,故依軍事第一,勝利第一之原則,不能以民生關系分疏黃泛歸槽,減少阻敵力量;(二)且黃水泛濫就現有形勢已將三載,沿泛居民或已遷徙,或已習于沿泛圍筑堤垛保護田畝,無復當年痛苦,如使黃水再改流,反使人民重遭流離之苦……基于上述對豫、皖黃泛應維持現有形勢?!?/p>

由于堅信花園口決堤對阻止日軍進攻的作用很大,在后來的抗戰中,只要有機會利用決堤威脅日軍,中國軍隊是絕對不會含糊的。比如1940年5月,第一戰區“泛東游擊隊”阮勛在西華郭屯決開新黃河大堤。1943年8月,同福喜部在太康、通許等地兩次決堤十八處,逼使水流東去,壓迫日偽的占領區域。1943年10月2日,薛廣漢決新黃河東岸中牟至大康11處,寬7500米,僅杞縣境內就淹沒了100多個村子。在1944年日軍開始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的時候,中國軍隊在扶溝、西華、淮陽三縣主動決堤十余次。1944年9月,大陸交通線戰役期間,第一戰區“泛東挺進軍”耿明顯、張公達部在太康決堤兩處,以后又曾四次決堤,用來阻止泛區以東的日軍過河策應平漢線上的日軍主力。可見,戰時為了消耗敵軍,決堤成了家常便飯,但從效果上來看,很難說有多大作用。

2、日偽軍也常用黃河決口來給國軍制造麻煩

當然,不但國軍會決堤,日、偽軍也因為兵力不足,經常會利用黃河水力打擊的中國軍民。1939年7月間,日軍為防止黃河水回歸故道,保護通過故道的汴新鐵路,決定擴大花園口口門。其趁進犯花園口之機,在1938年的決口處以東另挖一個口,當地人稱之為“東口門”,東西兩個口之間相距100多米。1939年之前花園口以下黃河故道尚有20%的水流,日軍決口后,自1940年起,故道呈現斷流狀態。到1944年8月大水,兩個口合而為一,最后花園口決口寬達1460米。1944年8月16日,日軍同時在西華和商水兩個縣掘開黃河大堤,寬度分別達到五十和八十米,直到兩個月后方才堵合。

結語

盡管花園口決堤給部分日軍帶來了一些麻煩,但從客觀的軍事效果看,其對整個抗日戰局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影響。那些所謂的“功不可沒”之說,顯然與事實不符。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91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99re这里有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波多野结衣|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6一12呦女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