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偏方大全 > 正文

中醫養生 靜心宜神促進氣血平和

2017-07-01 22:43:3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中醫養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多運用中醫的方式來調理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你知道中醫養生的方法都有哪些

中醫養生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多運用中醫的方式來調理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你知道中醫養生的方法都有哪些嗎?中醫保健知識又是什么呢?下面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中醫養生

齒宜常叩

每天清晨睡醒之時,把牙齒上下叩合,先叩臼齒30次,再叩前齒30次;可令人牙齒堅固不痛。

口宜常閉:每日經常閉口調息,舌抵上顎,呼吸均勻和緩。

津宜常咽:每日清晨,以舌抵上顎,或用舌尖舔動上顎,漱津滿口時,分數次咽下,有助于消化功能。

氣宜常提

在吸氣時,稍用意用力,提肛門連同會陰上升,稍后,在緩緩呼氣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氣機升降。

心宜常靜

每天抽出一定時間,排除各種雜念的干擾,靜心安神,從而使氣血平和,思維敏捷。

神宜常有

經常保持心情舒暢,神志安寧,無煩惱憂愁,性格樂觀;從而保持身體健康。

背宜常暖

背部為督脈巡行的主要部位;保持背部溫暖 ,一可預防感冒;二可以強腰壯腎。

腹宜常摩

每于飯后,用手按摩腹部;用掌心在以臍為中心的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可按摩30次左右;以幫助消化,消腹脹。

胸宜常護

心肺位于胸部,因此宜多加保護,避免各種外傷;并可經常用手按摩胸部,以寬胸理氣。

中醫養生保健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網絡”系統,它控制著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藥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但進補既要辯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藥時,如系入肺藥,在秋季較合適;如系溫補藥,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固精養生

中醫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無節,精血虧損過多,就會造成身體虛弱、病變百出、減損壽命。而保養陰精則可延緩衰老。

排毒養生

中醫認為,人若喜怒無常則會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于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被人體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排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

靜神養生

靜神在傳統養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醫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穩,可保養元氣,使五臟安和,并有助于預防疾病、增進減肥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修身養生

中醫認為,凡追求減肥長壽者首先要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

調氣養生

中醫認為,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抵抗病邪,增強臟腑功能之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導致元氣的虛、陷、滯、逆等癥候,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性變化。

中醫養生知識

頸椎可以用腳治

足部四點按摩法

從坐姿不對到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都是導致頸椎病的兇手。其實從中醫的角度講,圖中腳上的四點,為它們對應頸椎病的高升點。認真摁壓每個點,試著找到感覺最深的點,只要堅持,頸椎疼痛就會不日而散。

按摩面部年輕相伴

雙手摩擦數十回合,在感到手發燙之后,迅速趁熱把手捂在臉上。反復三次即可。之后別把手拿開,在臉上輕輕摩擦。注意手不是在摩擦,而是手緊緊貼在臉上,讓臉的皮下組織隨著手而運動。堅持下去可以趕走皺紋、常做此法的面部也不易引起雀斑、痤瘡等癥,有美容護膚的作用。另外面部按摩方法能促進臉部血液的循環,能使臉色變得更好。

手上有三條陰性經脈,而面部擁有陽脈。手貼在臉上,變為陰陽相通,互濟互美。搓熱的掌心會產生適宜皮膚的溫度,同時溫潤面部的經絡,增強他們的活性。臉上自然不會有痘痘和皺紋,而且從中醫角度講,五官的風水也更加合理,手掌也不容易老化和角質化了。

香包增加胸懷

將香包掛在頸部,垂于正對乳溝處的膻中穴,不僅可以調氣養胸,更有驅散封閉的辦公室內濁氣和濕氣的功效。

史上最懶的健身操

大成拳站樁術是指隨意站立,雙手在胸前環抱,用意念使全身放松。適用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限制時間,隨意而定。

這個動作能使全身形成最優的養生狀態,能夠直接把人體很多特效穴位功能調動起來,因此它能兼容很多穴位的養生功能。這是最簡單的中醫保健養生方法,只要站立就能有效果。

結語:看完了文章,相信大家對中醫養生的方法一定都有所了解了吧。平時我們可以通過中醫按摩的方式來養生,也可以通過中藥滋補的方式來養生。中醫養生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科學,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加以運用,對自己的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日韩免费精品视频|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99re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7 | 十八禁无遮挡99精品国产|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最新精品视频|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