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神經病注意什么?
強迫癥是一種很精神類的疾病,強迫癥患者會有一些行為,表現出自己的強迫癥,像是經常性的洗手,什么事情都要按照順序來做,不管是在日常的生活或是學習中,都會有重復性很強的事情去做。強迫癥到底有哪些具體行為,又該怎么治療呢?大家肯定想多了解關于強迫癥方面的問題,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
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強迫癥在臨床上并不少見,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癥患病率大約為1%,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癥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于實際的患病率。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癥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80%的強迫癥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強迫癥在臨床工作中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為什么呢?因為雖然從精神疾病的分類中看,強迫癥是神經癥的一種,屬于輕的精神疾病,但實際上,強迫癥的治療比抑郁癥、焦慮癥都要困難一些,癥狀改善可能比較慢,服藥劑量一般也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會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給患者及其家庭都帶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我曾經見過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4小時,手都被洗破了;還有一位患者出門前要反復檢查,3個小時都出不去門,為此就整日不出門.可以說強迫癥患者非常痛苦,因患強迫癥而造成無法工作的患者并不少見,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強迫癥的治療。
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癥。強迫癥在臨床上并不少見,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強迫癥患病率大約為1%,1982年我國曾經做過一次12個地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強迫癥的患病率為0.3‰。實際上,這個數字遠遠低于實際的患病率。結合臨床實踐,估計國內的強迫癥大約有500-1000萬,患病率約為5‰~10‰。80%的強迫癥在25歲以前發病,男性比女性多。
強迫癥患者應該多注意平時自己的情緒,保持好心情,遇到令自己焦慮的事情的時候需要盡量撫平焦躁,不能亂想,思緒的干擾對于強迫癥來說是很麻煩的,所以要找一些愉快的事來做,轉換注意力,強迫癥需要慢慢治療,切不可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