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是怎么樣的
2017-06-18 08:23:0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很常見的動脈硬化血管病。常見于一些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之間,這種疾病是動脈壁上沉積粥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很常見的動脈硬化血管病。常見于一些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之間,這種疾病是動脈壁上沉積粥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的病變,是與許多病癥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采取及時的積極的治療手段。
動脈粥樣硬化其特點是受累動脈病變從內膜開始。一般先有脂質和復合糖類積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纖維組織增生及鈣質沉著,并有動脈中層的逐漸蛻變和鈣化,病變常累及彈性及大中等肌性動脈,一旦發展到足以阻塞動脈腔,則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或器官將缺血或壞死。由于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高血壓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因子,而動脈因粥樣硬化所致的狹窄又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因此二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形影不離。高血壓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多發生于大、中動脈,包括心臟的冠狀動脈、頭部的腦動脈等這些要塞通道。高血壓致使血液沖擊血管內膜,導致管壁增厚、管腔變細。管壁內膜受損后易為膽固醇、脂質沉積,加重了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因此,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
動脈粥樣硬化會促進血栓的形成,還會和高血壓等病癥互相關聯,導致一些并發癥的發展,使人體的機能進一步衰弱,所以對于靜脈粥樣硬化的癥狀要采取及時的積極的治療手段,配合醫生的建議,在生活等各個方面都要多家注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