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明代御廚也“坑爹” 豆腐野菜花費數千兩銀子

2016-06-22 13:01:1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金庸小說《鹿鼎記》里有個情節,說韋小寶因救駕(太后)有功,擢升為五品銜的御膳房總管。后來翻拍的同名電視劇也大多堅持了原著說法,其實值

金庸小說《鹿鼎記》里有個情節,說韋小寶因救駕(太后)有功,擢升為五品銜的御膳房總管。后來翻拍的同名電視劇也大多堅持了原著說法,其實值得商榷。清代的御膳房一般由內務府總負責,并未單列御膳房總管這個職位,恐談不上具體品級。

御膳房,顧名思義,是給帝王后妃們做飯的食堂,掌勺的俗稱御廚。先秦時期,主管王室膳食的叫“膳夫”,御廚一詞正式出現于唐代。如唐人盧言的《盧氏雜記》載:“唐御廚進食用九飣食,以牙盤九枚裝食于其間,置上前,并謂之‘香食’”。清代養心殿御膳房的老大叫庖長,一般設置兩名,分領副庖長各一人、庖人27人,另有拜唐阿(領班)以下約200人,可能要分為白班夜班,上述諸人統稱為“承應膳差”。韋小寶所擔任的“御膳房總管”大約相當于庖長之一,并不真正下廚為康熙皇帝做飯,掌勺的應該是“庖人”。

皇帝節儉,御膳房卻不敢怠慢

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全是為了吃喝,可見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大系統中的分量之重!貴為天子的帝王家也不例外,嘴巴上的講究以及因此產生的海量消費,尤令后人嘆為觀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嘴巴饞,御廚們就得挖空心思去琢磨廚藝,各種豪奢精致的美食美飲由此不絕的誕生,既推動了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為御廚們“坑爹”衍生出不足為外人道的諸多貓膩。舉幾個例子說說。

漢文帝劉恒比較節儉,曾“親耕籍田,以供粢盛”,也即是自己種植以滿足食用,不需百姓“納糧”。然而御廚們的字典里從無節儉二字,他們依然按月去內庫支領皇帝膳食所需。大把大把地花錢,靡費有增無減,使文帝地詔令如同一張廢紙,有司卻不敢追責。

隋高祖楊堅“常節儉,重民心?!?a href="http://m.jewhye.com/sh/"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生活儉樸,“平是飲食不過一葷,所乘,所穿,所住,極盡簡陋。聞災民無飯吃,流淚,而一年三月多不再吃葷”。一個葷菜,對皇帝來說,夠節儉的了,可這“一個葷菜”到了御廚哪兒,跟楊堅的初衷已然大相徑庭。每日每頓換花樣不說,單說每個葷菜的采辦,就高達“開皇五銖”近千錢,足夠中產之戶五口人一月的生活開銷了。

李世民在貞觀年間也提倡儉樸的生活方式,要求御廚給他做一些清淡的膳食,如每餐一樣主食外加兩三個菜品即可。但御廚們哪敢怠慢皇帝的胃呀,奉詔是奉詔了,可花樣卻在不斷的翻新。一個主食變成了“百花糕”、“清風飯”、“王母飯”、“紅綾餅餤”等等,兩三個菜品變成了“渾羊歿忽”、“靈消炙”、“紅虬脯”、“遍地錦裝鱉”、“駝峰炙”、“駝蹄羹”等等。李世民也并未覺得奢侈,反而經常將這些美味分賜給朝中的文武百官,引為籠絡之策。

采買肥差,由皇帝的寵幸和親信充任

當然,采辦食材的活兒,是個肥差,大多由皇帝寵幸的太監或親信充任,未必輪得到御廚,但御廚從中分油水,又稱“份例錢”,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一點,金庸先生并未杜撰,而是有史料支撐的。

如清代道光皇帝喜歡吃冰糖肘子,內務府經常派人去市集采買,“上下皆有分項”(《清史稿》)。這個“上下”應該包括御廚的。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御廚調制出好滋味,皇帝怎么能百吃不厭?偶然的機會,道光皇帝聽說他吃的冰糖肘子每次要50兩銀子,大吃一驚,從此吩咐御膳房,每年除了他生日那天以外,都不吃這個菜了。如此一來,御膳房上下也就少了一個賺外快的機會。

除了在食材采辦方面“坑爹”之外,御廚們還想方設法地增加名目與消耗,以配合采購員們大肆斂財,借以分贓。比如明代的御廚就是這方面的行家。

豆腐、野菜,也要花費數千兩銀子烹飪

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嘗盡宮中珍饈百味。一日,與馬皇后憶苦思甜,念及貧賤時想吃豆腐而不得,嘆息不已。馬皇后賢淑,進言:“大明初立,民生凋敝,百廢待興,陛下當以節儉治天下”。朱元璋稱:“善!”于是下詔:崇尚儉樸、禁止奢華,從朕做起,每飯一盤豆腐足矣。他還明諭后世也照此執行,使皇子皇孫們“知外間辛苦也”,這成為明朝自始至終的一條皇家家規。

但是御廚們又是如何烹制這盤豆腐的呢?清代吳騫《拜經樓詩話》里說了一個故事:明代京城官署中,翰林院是清水衙門,皇帝用膳后,窮酸的翰林們就向光祿寺討要剩下的御膳,以解饞或曰改善一下生活。一天皇帝飯畢,一個年輕的翰林去晚了,只端回一盤豆腐,大為懊惱,放在桌上生悶氣。一個積年的老翰林見了,十分高興,“你不吃,在下就不客氣啦?!闭f著端起豆腐,大快朵頤。你道真是豆腐?原來這潔白無瑕看似豆腐的東西,卻是用幾百、上千只鳥的腦髓做成的,但誰敢說它不是豆腐呢?

當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御廚們為了摟錢,可謂挖空了心思,一盤幾文錢的豆腐,到了御廚們這兒,食材一變換,沒有數千兩銀子是做不成的。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也曾學太祖吃野蔬糲食。但御膳房同樣想出了變通之法,為他加工野菜那是“門道”多多:“先將菜放在生鵝肚子里入鍋悶煮,鵝熟,取出菜,用酒浸一浸,再淋以香油,拌以調料,裝盤上桌”。這樣一來,原本價格低廉的一盤野菜,實際開支就上升數十倍,御膳房上下個個有得賺。崇禎皇帝哪里知道其中的貓膩,夾一筷嘗嘗,嗯,味道不錯嘛,誰說百姓吃糠咽菜苦?于是繼續催逼各地餉銀、賦稅。

御廚們這一“坑爹”不要緊,把大明江山很快給“坑”完了。誰敢說明朝滅亡的原因跟御廚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呢?

實際上,無論御廚們如何“坑爹”,他們的“爹”其實吃的并不多。許多時候,皇帝高興才吃一兩口,不高興還不動箸呢。清代宮廷里有一條規矩,“吃菜不過三匙”,剩下的分賜給他人。我們看清宮戲,在皇帝的膳桌旁一般還另設一個幾案,就是以備賞賜用的。比如韋小寶,就經常在康熙膳桌旁下首陪皇帝一起用膳。韋小寶做“御膳房總管”,同樣也是有意無意地在“坑爹”,還未上任,就有大把的銀票進賬,其后的吃喝也完全的“公款化”了,御膳房的任何進項,他都要拿大頭,盡管他把康熙當朋友,盡管康熙也并不提倡奢華。

歷史教訓多多,今人不可不察:制定出臺一種政策或法規,并不難,難就難在實施過程中不被打折扣,難就難在如何防范下面執行時的“變通”。別以為皇帝的敕令就能“威加海內兮”,如果監督不到位,僅憑下面自覺,恐怕皇家御廚“坑爹”的故事還將不斷出現,廉政節儉之風也只能漸行漸遠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精品国产天线2019| 日本无码小泬粉嫩精品图|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5在热|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 国产伦子系列麻豆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