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內急怎么辦 宮女用手捧 太監用布包
2017-06-08 11:53:4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清代皇宮里沒有專門的廁所,皇帝、后妃們使用的便器叫作“官房”,有專門的太監保管,下等人的便器都叫作“便盆”。裝滿炭灰的便盆是為大便
清代皇宮里沒有專門的廁所,皇帝、后妃們使用的便器叫作“官房”,有專門的太監保管,下等人的便器都叫作“便盆”。裝滿炭灰的便盆是為大便準備的,解完后蓋住就行了,小便則直接倒進恭桶里。
皇帝、妃繽們使用的“便器是十分講究的。分為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用木或瓷做成。一般木質便盆都裝有錫,以防止滲漏。便凳有靠背,猶如現在沒扶手的沙發一般,坐在上面,并不比現在的馬桶差,只不過不能沖水而己。
從康熙的“出恭”我們完全可以領略清代皇室生活的豪奢。當康熙說要傳官房時,幾個宮女就分頭準備,一個去叫管便器的太監,一個去拿鋪墊,一個去拿手紙。
太監將便器頂在頭上,送到康熙門外,再由宮女捧著送進凈房(凈房設在臥室床右側,裝有一扇小門,專門為便溺用)。宮女把油布鋪在凈房地上,把便器放在油布上,再把手紙放進壁虎嘴里;
康熙“便器”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壁虎,壁虎的四條腿就是“便器”的四條腿,手紙則放在壁虎的嘴中,壁虎的背上有蓋子,打開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完事后,由宮女捧出去,交給太監,用繡龍的黃布包裹,頂著出去,清除完臟物后,放入新的香木,等下一次使用。
那么普通的宮女、太監怎么辦呢?他們也各自有凈房,一般設在宮院的小屋內,里邊有恭桶、便盆、灰槽等,使用后一定要把污物處理好,否則有殺頭之罪。然后,將擦洗干凈的便盆放在茅凳下,以供后來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