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玄奘西行的歷史評價

2017-03-13 16:34:4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玄奘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佛教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又是繼承印度正統(tǒng)佛教學說的集大成者。他不顧艱難困苦,萬里迢迢去天竺尋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

玄奘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佛教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又是繼承印度正統(tǒng)佛教學說的集大成者。他不顧艱難困苦,萬里迢迢去天竺尋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進行翻譯和講說,同時撰寫《大唐西域記》,不僅深遠地影

響了東亞文化(包括中國文化、韓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發(fā)展,同時也為東亞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打下了基礎。

在中國譯經(jīng)史上,玄奘結束了一個舊時代,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從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外翻譯家對于譯經(jīng)各有貢獻,但從總體上說,玄奘的成就都在他們之上。印度佛學從彌勒、無著、世親,次第相承,直到陳那、護法、戒賢等人,已定為因明、對法、戒律、中觀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譯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無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作用。

綜合評價

真誠學習

玄奘法師自出家以后,在各地參訪學習佛教大小乘教典。由于當時傳入中國的經(jīng)典有限,很不完備,眾師解說不同,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于是為了“一睹明法了義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決心西行求法,雖未得唐太宗批準,仍偷渡出境,冒險尋求真理。

不顧安危

在西行路上,備經(jīng)艱難險阻,走過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況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人馬俱絕”。有時忍饑挨餓,有時盜賊威脅,但法師志向堅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這種為法忘我、不怕犧牲的精神,體現(xiàn)了大乘菩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行愿。

苛求真理

法師西行,歷經(jīng)50余國,向各國佛教學者學習大小乘經(jīng)典,還有因明、聲明乃至婆羅門教典籍。在那爛陀寺依止戒賢法師學習《瑜伽師地論》、《中論》、《百論》等,被選為深通三藏的十德之一。法師通達內(nèi)外、大小、空有教義,并能會通融合、登峰造極。

建正法幢

法師為破斥外道邪說,捍衛(wèi)真理,寫出《制惡見論》;為融合般若瑜伽,建立中道觀,息滅空有之諍,寫出《會中論》。在戒日王召開的曲女城佛學辯論大會上,立“真唯識量”,無人能破,一時名震五印,萬人景仰,被大乘人尊為“大乘天”、小乘人尊為“解脫天”;又應請參加無遮大會,受到帝王、宰官、僧俗群眾的尊崇。

熱愛故國

在西行的道路上,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動搖,絕食三日,以死明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骨氣。回國以后,撰成《大唐西域記》12卷,備載唐代西北邊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產(chǎn)、風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跡,成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民族關系等問題的珍貴文獻。還把印度的天文、歷算、醫(yī)學、因明乃至制石蜜技術等介紹傳入到中國,豐富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愛國精神和巨大貢獻,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梁”。

誨人不倦

法師先后在長安慈恩寺和銅川玉華宮等地譯經(jīng)十九年,共譯出經(jīng)論75部,總計1335卷。其數(shù)量之巨、譯文之精美、內(nèi)容之完備信達,實超前代譯師,后更無與倫比。法師白晝譯經(jīng),晚上繼續(xù),三更暫眠,五更復起。除譯經(jīng)外,每天晚飯后還要抽出時間,為弟子講演新譯經(jīng)論,解答提出的種種問題,并與寺中大德研討各種理論,評述諸家異同,融會貫通。其譯業(yè)彪炳、不辭勞瘁,講學論道、誨人不倦的精神,也是空前卓絕的。

照亮印度

“無論怎么樣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這是英國歷史學家史密斯對玄奘的評價,而讓玄奘贏得如此贊譽的是一本名為《大唐西域記》的書。

《大唐西域記》為玄奘口述,門人辯機奉唐太宗之敕令筆受編集而成,玄奘在成書之時曾進表于唐太宗:“所聞所歷一百二十八國,今所記述,有異前聞,皆存實錄,非敢雕華,編裁而成。全書12卷,共記述了玄奘親身經(jīng)歷的百余個國家的情況。《大唐西域記》不但拓寬了當時中國人的眼界,為后世保存了珍貴史料,而且對中國日后的文化藝術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如今在印度,只要讀過小學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玄奘的。印度人知道玄奘,一是通過民間傳說,二是通過教材,在印度很多教科書中就有關于玄奘的故事,其中課文《佛的影子》,講的就是玄奘如何感化一伙強盜的故事。印度如此推崇玄奘,主要是因為玄奘在印度歷史上有著非常獨特的貢獻。印度人沒留下文字歷史,其歷史多存在于傳說之中。馬克思曾經(jīng)感嘆,古代印度盡管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但“印度社會根本沒有歷史,至少是沒有為人所知的歷史”。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印度的歷史天空“曾經(jīng)一片漆黑”,印度人不知道佛教發(fā)源于本國,也不知道自己國土里掩埋著那么多輝煌的過去。

《大唐西域記》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印度塵封已久的真實歷史。1300年后,英國考古學者和印度學者一道,手持英譯本《大唐西域記》,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圖索驥,陸續(xù)發(fā)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藍毗尼等眾多佛教圣地和數(shù)不清的古跡,甚至現(xiàn)今印度的國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頭,也是根據(jù)這本詳細的史料發(fā)掘出來的。中世紀印度的歷史從此得以重見天日。印度歷史學家阿里曾經(jīng)這樣評價:“如果沒有玄奘、法顯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唐代的玄奘法師,在印度求學時曾受到了當時全印度舉國上下的尊敬。法師返國時,唐朝太宗皇帝也親自出迎,并希望法師出任大臣,但被玄奘法師婉言謝絕,后法師圓寂時,朝野送葬者竟達數(shù)萬人。玄奘法師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貢獻,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實為罕見,所以魯迅先生也贊嘆玄奘法師為中國歷史上堪稱“民族脊梁”的優(yōu)秀杰出人物。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动漫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国产嫩草 |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9i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亚洲精品少妇30p|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