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地鐵“大便弟”這條引起轟動的微博始發自11月10日21:26,網友@李小冷S稱“我震驚了今天,在地鐵三號線看到的一幕,大家沒看錯,那孩子在角落拉屎!!還是很大一坨!!他父親淡定地站在旁邊,看穿著家庭環境應該不差,但家庭教育太薄弱,連憋屎都不會!!!”,該微博還配有一幅小孩“方便”時的現場圖片。22:57,該網友又補充說道:“更讓人覺得悲哀的是,當時正值地鐵高峰時段,除了我在場沒有一個人出來說句話。”
此事當即引發網友熱議。有人更將隨時隨地大便一事上升為“中國式拉屎”。@那年e情書顯得很氣憤:這么惡心的事太讓人氣憤了!
@CPH第四院兒說:上次忘了幾號線有個媽媽讓孩子撒尿,地鐵晃來晃去嘛,搞到那一片流的到處是,我們都直接說她沒素質,這樣孩子就給教壞了,沒想到這個更夸張,還沒有人指責!也有網友表示不能簡單指責:人有三急啊~~地鐵中真的憋不住。該怎么辦呢?
對此,@Aa_Aaaaaaaaaaa認為:這種就應該曝光出來。家教真差,博主做的對!就應該站出來,這小孩和家長太不尊重其他在地鐵里的人了,你實在憋不住就在下一站去找廁所唄。你拉坨屎在地鐵表演行為藝術還是怎么的?看你也不是拉肚子,真是搞笑。@爆發吧_宇宙醬也表示:拉肚子不會連幾分鐘都憋不住吧?完全可以在上一站或者下站出去找衛生間啊。如果你當時在場,你也會這么認為嗎?這不是兩三歲的小孩子。
還有網友認為不應隨便曝光當事的小孩,這樣可能對他以后造成陰影。@left2right就提醒:照片照這個父親效果會更好些,孩子還小。
網友熱議:“廣州地鐵廁所少得可憐”
除了認為家長素養不夠外,也有網友指出,此事反映出了廣州地鐵廁所的不足。根據其他網友的抓拍,地鐵上小孩“大小便”事件已不是一兩次。
@我是打不死小神童說:廣州地鐵那么多條線,每條線那么多個站,有廁所的少得可憐,廁所的數量更不用說,人有三急,急的時候忍都忍不了。要想保住文明城市這個稱號,真正從人性化出發,還是從最底層出發吧,這么顯而易見的小事情都辦不好,還說那些有的沒的干嘛。
@x-polie也直言:這就是廣州地鐵不如深圳地鐵的地方,深圳地鐵大部分出口都有洗手間。而廣州的地鐵那么長卻幾乎沒有洗手間,有時憋尿真痛苦。
@正宗啥都沒了頗有意味地說:沒準兒這孩子可以促進中國社會的進步。很多城市為了發展,不設公共廁所。十年前的北京,連的哥都找不到廁所,后來集中報道后,才改善了一些。但愿城市發展的時候,不要忘了人有三急。
“其實所有地鐵站都是有廁所,不然工作人員一整天都不用去啦,只是不開放而已。”@sadice0304這樣認為。
“大便弟”缺的不僅是家教,公德心道德底線在哪里?
任何社會都有人覺悟高,有人覺悟低,關鍵看底線,如果這個底線不斷被突破,令人發指的事件屢屢出現,我們就應反省:是不是應培本固原,從更基礎的工作抓起。
11月10日,廣州地鐵3號線上,某家長公然指使孩子在車廂角落大便,被微博曝光,引發轟動,網友們紛紛怒斥其家教缺失。
在公德方面缺乏敏感,并非新問題,從文物建筑上的“到此一游”,到街邊的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垃圾,乃至網絡上污穢不堪的用語,種種不拘小節積累起來,“大便弟”的出現恐怕是早晚的事。
值得深思的是:公德不臧,缺失的僅僅是家教嗎?在場那么多人,為什么沒人出面阻止?只要屎不拉在自己頭上,就絕不出聲,有了這樣的心態,丑行怎能不招搖過市?
馬丁·路德·金曾說過:“歷史將會記錄,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孔子也曾說過:“仁者必有勇。”彼此的道理非常相近:好社會需公德支撐,而維護公德要靠勇氣。面對極端事件,單獨追問人的素質是蒼白的,而要深入思考:為什么我們會失去“仁勇”,“仁勇”的基礎在哪里。
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它建構在社會橫向聯系的基礎之上,在傳統社會中,家族、鄰里、熟人就構成了這樣的小環境,雖然它構建的正義是低水平的,帶有小圈子錯覺,但畢竟是一種約束力量。
然而,這種力量卻被歷代皇權所仇視,因為它是專制主義的敵人,是橫征暴斂的障礙,歷代皇帝名義上說“皇權不下縣”,但事實上,統治者從來也沒放棄“下縣”的努力,僅僅因為統治能力不夠,不得不留下一點空間,但依然要通過“瓜蔓抄”、“夷九族”之類來恫嚇,嚴禁民間橫向聯系,清代甚至規定,聚飲人數太多,即為犯罪。
嚴刑峻法之下,形成了負面傳統,甚至流傳到今天,太多人以不出頭為智慧,以隱忍為修養,以明哲保身為信仰。當劣幣橫行時,良幣必然被驅除出市場,肯站出來說話的,成了偏激、多事、找麻煩的異己分子,而能流淚、敢說謊的,反而成了道德典范。于是,公共生活便會一再被敗壞。
任何社會都有人覺悟高,有人覺悟低,關鍵看底線,如果這個底線不斷被突破,令人發指的事件屢屢出現,我們就應反省:是不是應培本固原,從更基礎的工作抓起。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