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治療消化不良呢
2017-07-02 14:26:5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在我們的認知里,對于消化不良會表現出來的癥狀不外乎出現腹脹、嘔吐、腹瀉等常見典型表現,對于病情的治療需要查明病因,如果不是胃部疾病
在我們的認知里,對于消化不良會表現出來的癥狀不外乎出現腹脹、嘔吐、腹瀉等常見典型表現,對于病情的治療需要查明病因,如果不是胃部疾病造成的,那么就與我們平時的飲食、生活、情緒有著一定的關連。消化不良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中醫是怎樣治療的。
一、中醫藥膳
材料:山楂、神曲、陳皮各5克,麥芽 30克,茯苓、法半夏、連翹各IO克,大米 0.1公斤,砂糖適量。
做法:先將上述各種藥物煎取藥汁,然后將藥汁與大米放鍋內煮粥,粥熟后加入砂糖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此方對食積停滯、肉積不消者尤為適宜。
二、中醫偏方
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陳皮50g、連翹50g、萊菔子(炒)50g、麥芽(炒)50g。
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澀;或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微酸、澀、甜。
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兒酌減。
主治消食導滯,和胃。用于各種消化不良、食積停滯、胸脯痞滿、腹脹時痛、暖腐吞酸、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大便泄瀉惡臭諸癥。小兒疳積,營養障礙、心痞腹脹。
中醫治療消化不良的方法簡單為大家做了介紹,介紹到的這兩種治療方法的原理就是促進腸胃消化,從而緩解了消化不良的癥狀。建議大家不要隨便試用進行治療,最好先經過專業檢查,找到病因后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快速的使病情得到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