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節日聚餐教你幾招保健康
每逢佳節,合家團聚,喜笑顏開,哪一家不酒肉飄香,筵席豐盛?然而,面對美味佳肴,在舞箸把盞、頻頻舉杯之際,勸君切莫飲食無度,尤其務必講究飲食衛生,以保持節日心情舒暢,身體康寧。對于年末聚餐時幾種比較多發的病癥,要提前了解,并掌握應急之策。
常見病癥一:急性胰腺炎
某中年男性,患有高血脂、脂肪肝、膽囊結石,因為平時沒有什么特別不適,也沒有多加注意。尤其在節日期間,更是胡吃海喝。一次,患者聚完餐醉醺醺回家后,突然覺得上腹部疼痛。開始他以為胃痛,休息一下就好了,誰知越來越痛,還伴有嘔吐,面色蒼白,直冒冷汗,被家人送到醫院時,已經神志不清,呼吸困難了。后經檢查診斷為重癥胰腺炎。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陳汝福教授介紹,膽道疾病患者如膽石癥和高脂血癥、暴飲暴食、酗酒都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誘因。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癥狀,多為突發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續性劇痛或刀割樣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帶感,常在飽餐或飲酒后發生,伴有陣發加劇,可因進食而增強,可波及臍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兩側腰背部放射。
除此之外,急性胰腺炎還會出現腹脹;惡心嘔吐;黃疸;發熱,多為中度熱:38℃—39℃之間,一般3-5天后逐漸下降。但重型者則可持續多日不降,造成胰腺感染或膿腫形成,并出現中毒癥狀,嚴重者可體溫不升。合并膽管炎時可有寒戰、高熱;嚴重者還可出現休克、肺、肝、腎、呼吸等多器官衰竭。
建議:急性胰腺炎貴在及早就醫,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否則急性胰腺炎會發展成為急性重癥胰腺炎,治療難度增大。為了預防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在節日期間,切忌暴飲暴食、飲酒和和高脂肪高蛋白飲食,有高血脂病史的人,要堅持低脂肪飲食,服用降壓藥,有膽道疾病如膽石癥和高脂血癥的患者應該注意清淡飲食,嚴格戒酒。
常見病癥二:急性腸胃炎
每到節假日,在醫院消化內科的門診和病房,可以看到不少急性腸胃炎患者,其中最小的18歲,最大的70多歲。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黃開紅教授介紹,在這些患者中,因暴飲暴食或食用了污染的食物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主要表現為上腹痛正中偏左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鈍痛,伴腹部飽脹、不適或總是感覺不消化,少數病人還會出現劇痛。除此之外,還有惡心、嘔吐、腹瀉、口渴,尿少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出現胃出血而導致便血或嘔血。
建議:對于急性胃腸炎患者,首先要戒煙、酒、濃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少服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等。其次,飲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頓七成飽,不主張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負擔。食物以清淡的流質、半流質,如米湯、粥、新鮮果汁為佳,逐漸增加一些蛋白質食物,但忌油膩、油炸食品,并且在開始進食宜少量,等胃腸道功能恢復后,才開始正常飲食,并注意休息。
再次,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冰箱里生、熟食物分開放置,外出吃飯要選擇衛生條件達標的餐廳。最后,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癥狀選用一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保濟丸等以改善癥狀。
常見病癥三:急性根尖周炎
又到假期,曹先生連日拜訪親朋好友,參加聚餐,休息時間大為減少。不巧,他在吃腰果豆時不小心咬崩了右下后牙,不久就覺得右側頰面部腫脹,右下后牙劇烈腫痛,自服消炎止痛藥也沒有明顯緩解,遂來到醫院口腔科就診。經莊沛林醫生詳細檢查后發現,曹先生右下第一磨牙有個齲洞,已造成慢性根尖周炎。
莊沛林解釋,根尖周病是指發生于牙齒根尖周組織的炎癥性疾病,多因牙齒根管內的感染通過牙根尖孔作用于根尖周組織造成的。當時,若機體抵抗力較強,而病源刺激較弱時,病變呈慢性表現,即為慢性根尖周炎,此時患者口腔主要表現為咀嚼不適感,或牙齦起膿包。相反,若病源刺激毒力很強,而機體抵抗力較弱時,病變便呈急性發作,患者會有患牙自發性劇烈疼痛、咬合痛,還可出現患牙松動、伸長感等癥狀,甚至可伴有體溫上升、身體乏力等癥狀。
因此,根尖周病的過程可看作是一個根管內病源刺激物與根尖周組織局部防御系統相抗爭的敵我雙方作戰的戰場,孰占上風取決于病源刺激毒力和機體抵抗力間的強弱對比和變化。而連日來,曹先生不注意規律飲食,休息不足,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原有的慢性根尖周炎急性發作。
建議:牙好胃口就好;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看看百姓的經驗之談,莊沛林提醒市民,春節別忘口腔健康,人們在日常自我檢查牙齒時如果發現有牙冠變色、失去光澤,或有咬物不適,牙齦起膿包等慢性根尖周炎可疑癥狀時,應及早到醫院口腔科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