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肛門疾病,由于發病率高,因此有“十人九痔”的說法。但也因為痔瘡非常常見,因此很多患者對它不重視,讓一個小小的痔瘡給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今天,昆明東大肛腸醫院肛腸科黃主任整理了一份痔瘡的小常識,希望能提醒大家重視痔瘡這個疾病。

痔瘡的癥狀和四個階段
痔瘡是直腸下端、肛管和肛門緣的靜脈叢淤血、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弱靜脈團。根據痔瘡發生的部位特征,臨床上把它分為:外痔、內痔、混合痔三種。
外痔位于齒線以下,分為血栓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結締組織性外痔、炎性外痔。平時外痔多無特殊癥狀,或有肛門異物感,發生血栓及炎癥時可有腫脹、疼痛。
內痔位于齒線以上,以無痛性便血、肛門異物脫出為主要癥狀,當內痔脫出無法回納時可發生嵌頓。內痔嵌頓可引起痔核感染、水腫、發炎、甚至壞死,患者伴有劇烈的疼痛。
混合痔兼有內外痔雙重特征,臨床以脫出、墜脹、疼痛、反復感染為主要癥狀。
痔瘡在臨床上的分度主要是針對內痔進行分度。
Ⅰ度:痔核不脫出肛門外,無明顯自覺癥狀,僅有便時帶鮮血、滴血或噴血現象,出血量或多或少。
Ⅱ度:排便時痔核脫出肛門外,便后又自行還原;排便時,間歇性帶血、噴血或滴血。
Ⅲ度:排便時痔核脫出,或勞累后、步行過久、咳嗽時脫出,且不能自行還原,必須用手送還,或臥床休息后可還原,出血量少。
Ⅳ度:痔核脫出后不能還原,或還原后又立即脫出。
黃主任提醒:患者三次便血要及時就診
如果痔瘡發作,不能坐視不管。如果連續3次大便出血,且在注意飲食和作息后沒有改變,就要及時到專科醫生那里檢查,及早進行相關治療。
生活中誘發痔瘡的因素
黃主任指出,痔瘡的高發與人們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飲食結構不合理、嗜吃辛辣、酗酒、久站久坐、不喜運動的人都易患上痔瘡。
生活中誘發痔瘡的原因雖多,但經臨床證明,最為突出的原因是每次排便時間長。研究證明,如果蹲廁超過5分鐘,就可能導致痔瘡的形成。這是因為蹲廁時間過長,可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就會形成靜脈團,導致發生痔瘡,而其輕重程度也由時間的長短來決定。
生活中如何預防痔瘡
在日常生活中,應從以下幾方面預防痔瘡的發生:
1、加強體育鍛煉,避免持續保持同樣的姿勢,增加血液循環,促進胃腸道蠕動,促進大便排泄。
2、防止便秘,保證大便通暢,養成每日早晨排便的習慣。
3、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果,如韭菜、芹菜、絲瓜、白菜、菠菜等,能增加大便容積,促進腸蠕動,對習慣性便秘者更為適宜。同時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以及酒類等。
4、注意休息,熬夜和勞累是誘發痔瘡的因素。
5、排便后及時清理肛門,如果有條件用溫水清洗效果最好。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