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一家經國家衛生管理部門批準成立、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致力于腫瘤治療的醫療機構,是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中醫臨床基地和云南省抗癌協會康復會康復中心。醫院匯聚了一支由省內外名老中醫、教授組成的術精德仁、濟世奉獻的中醫腫瘤專家團隊,其中腫瘤首席專家霍永星主任中醫理論基礎深厚,臨床經驗豐富,在中醫腫瘤辯證治療尤其在預防腫瘤術后復發與轉移、減輕疼痛及并發癥、提高生存周期等方面取得確鑿效果。尤其對胃癌治療有深入研究,在臨床上以配方精當、收放自由、能夠治病留人而馳名,深受患者歡迎與業界肯定。

胃癌病機涉及多個臟腑
霍永星主任出身于中醫世家,幼承庭訓,隨父侍診,盡得家傳;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后,能深刻領會名師接診之工、辨證之巧、醫道之圣、療效之奇,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了名師的學術思想和寶貴經驗,專業能力不斷提高。其在學術上不囿于一家一派,主張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擇善而從。多年來讀經典、勤臨證、多筆耕,悟書中之道,悟病中之謎,悟中醫之深義與奧秘,中醫理論功夫、臨床功夫、方藥功夫不斷達到新境界。

霍永星主任對胃癌病因病機有獨到認識,認為胃癌涉及多個臟腑,多由長期的飲食不節、情志憂郁,漸致痰火膠結,或脾胃虛寒,或津液干枯、氣滯血瘀而成,或食積、氣結、熱結、痰凝、血瘀、臟虛所致。情志失調是誘發胃癌的重要因素,蓋因思傷脾,脾傷則氣結,氣結則津液不能輸布,聚而成痰;怒傷肝,肝傷則氣郁,氣郁則血液不能暢行,積而為瘀。痰瘀互結,則邪毒聚而癌瘤成。胃癌病變在胃,胃主受納與消化,脾與胃皆為后天生化之本,胃體癌變,影響受納與消化,胃失和降,脾失運化,致食欲不振,上腹部脹痛;癌瘤漸大病情日趨惡化,脾損及腎,終至脾腎陽衰。
“可見胃癌雖然病變在胃、卻涉及多個臟腑!
霍永星主任強調說。
胃癌治療宜多臟兼顧,辨證分型
霍永星主任在深刻把握胃癌病因病機、總結歷代胃癌治療組方立法并結合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多臟兼顧,辨證分型”這一中醫胃癌新治則:
1.氣滯血瘀型:患者因肝失疏泄、氣行不暢或病久耗損、正氣虛損、推動無力,引起血運受阻、瘀血阻滯,積久成塊而致胃癌。癥見胃部刺痛,部位固定,入夜加重。治宜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2.肝胃不和型:患者因情感刺激或飲食不當引起肝失疏泄、橫逆犯胃,引發胃失和降而致胃癌。癥見胃脘脹痛、呃逆噯氣、心煩口苦等。治宜舒肝理氣、和胃降逆。

3.痰濕結聚型:患者因脾胃虛弱、水濕凝滯,或長期飲食不節、痰濕內阻,產生痰濕蘊結、成痰結塊而致胃癌。癥見胃脘疼痛,食少腹脹,呃逆噯氣,惡心嘔吐,胃脘出現痞硬包塊。治療時應注意:若飲食未消,則兼去其滯;逆氣未調,兼解其郁;熱邪未去,兼清其熱;痰結未散,兼化其痰;瘀血未祛,兼行其瘀;病久衰弱,則應予補,養扶正培元。謹記不可標本雜進,以致重傷胃氣,難以奏效。如果患者確有氣血、痰火、瘀積之實邪、且機體正氣尚盛,則可適時祛邪以養正。
4.脾腎陽虛型:常見于胃癌晚期,患者因患病日久、耗傷精血、損及元氣導致脾腎兩虛、氣血虧損;颊甙Y見胃脘隱痛,不思飲食,脘腹脹滿,呃逆噯氣,神疲乏力,肢體消瘦。治宜益氣健脾,溫腎壯陽。

臨床實踐證明,“多臟兼顧,辨證分型”療法對于改善胃癌患者癥狀、抑制腫瘤轉移與復發有良好效果,能切實有效地幫助患者實現帶瘤生存目標,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歡迎與認可。另外霍永星主任提醒說,在扶正培本、顧護胃氣時,用藥不可過于滋膩,以免呆滯脾胃,過猶不及;另外應適當選用一些有一定抗胃癌作用的中草藥,在扶正的同時祛邪,以達到消除殘余癌毒之目的。
【名醫檔案】

霍永星醫生
云南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腫瘤首席專家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抗癌協會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
專家簡介:
曾執診于北京、廣州、天津等多家名院,中醫臨床實踐經驗40余載。精通中醫用藥方略,系統梳理了中醫經典理論框架體系與各家學說的流變,臨床提倡“治病求本”,注重整體觀念,參合地域人群體質成因,強調對因施治,經過長期實踐驗證,療效比常規辯證論治明顯提高,主要致力于各種中晚期腫瘤的中醫藥防治,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方面有較高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通過中醫藥調理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在改善放化療病人脫發、惡心嘔吐、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癥狀的同時,提高放化療臨床效果,延長患者生存周期。開創了治療中晚期腫瘤的組方,在中醫治療中晚期腫瘤領域取得顯著成績,尤其在解決癌痛方面方法獨到,療效明顯。
擅長項目:
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骨癌、乳腺癌、宮頸癌、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膽管癌、胰腺癌、腦瘤、腸癌等中晚期惡性腫瘤。尤其對預防腫瘤術后復發與轉移,減輕疼痛及并發癥,提高生存周期等方面有豐富經驗。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