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頑癥》中,頸椎病排名第二,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近報道顯示,我國約有兩億多頸椎病的患者,患病率為17.3%,差不多每五個人內就有一位是頸椎病的患者。
頸椎病是因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鄰近組織,并引起各種癥狀和體征的疾病。脖子因為一個或者多個器械老化,導致功能減退了,周圍有關系的神經、血管、脊髓也可能會有影響。所以會導致以下一些癥狀:
1.頸肩疼痛
這是頸椎病所存在的第一大癥狀,通常表現為僵痛、刺痛,還會伴有頸部活動受限。
2.四肢麻木
這也是頸椎病所存在的癥狀之一,工作時陣發性手麻,足部在走路的時候有踩棉花的感覺,上肢還可能會出現放射性疼痛,下肢嚴重可能還會出現行走困難。
3.頭暈
頭轉到某個角度就會頭暈,甚至會暈倒,時不時會感覺后腦勺跟著脈搏的節奏跳跳跳。
4.頭痛
一般表現為后腦勺疼痛,嚴重的時候回波及半側頭部。
除了上述的4大癥狀,頸椎病還會偽裝成其他疾病的癥狀,臨床中需要對應鑒別,比如高血壓、腸胃炎、眼睛疾病,這時有些讀者就很難理解了,頸椎病導致的脖子部位疼痛很好理解,為什么還會導致頭暈、四肢麻木等呢?它的發病機制又是什么?下面我們繼續探究。
首先我們要從脊椎的生理結構說起,我們的頸椎有五個主角,分別是:椎骨、椎間盤、椎管、椎間孔、橫突孔,我們下面分別和大家來講解。
我們的體內一共有33塊椎骨,從上往下數,前七節就是頸椎的椎骨,椎骨就是我們頸椎的基本框架,每個部分都有神奇的作用。頸椎間盤在兩塊椎骨、實心的部分之間,主要負責減少椎骨間的摩擦、壓力,調整椎骨開合角度。從水平面往下看,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個空心的管道,這就是我們的頸椎椎管,它是給脊髓鋪設的專用通道。從側面看,我們就會發現兩個椎骨間也有一個空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頸椎椎間孔,我們體內脊髓的分支,也就是神經根,就從這里鉆出來,去管理各自的領地。最后就是橫突孔了,這個孔就是椎動脈的通道,我們的心臟不斷地向大腦輸送血液,椎動脈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通道,它會穿過頸椎的第1到6節椎骨的橫突孔。
隨著時間的推移,頸椎會逐漸老化,再加上人不正常的姿勢的催化,上面五個部位就會慢慢地給折磨壞了,任何一個部位出了問題,就壓迫相應的脊髓、椎動脈、神經根等,導致身體出現不同的癥狀,下面我們來一一例舉。
1.脊髓
頸椎間盤突出、椎管變小、椎骨骨刺都可能壓迫到脊髓,初期可能是手腳麻木,中期可能會出現尿頻、便秘、大小便失禁等消化道癥狀,最后可能會導致癱瘓。
2.神經根
頸椎間盤突出、椎骨骨刺可能壓迫到神經根,神經根是身體某區域的神經源頭,可能會導致上臂出現觸電的感覺,甚至手指沒有知覺。交感神經是管理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的神經根,如果遭到了壓迫,可能會導致患者高血壓、嘔吐、惡心、視力下降等。
3.椎動脈
椎動脈是給大腦供血的主要管道,如果椎動脈給壓迫,就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就會出現猛的一回頭,差點暈倒,眼前發黑的情況,如果長期供血不足,能夠導致腦細胞營養不足,誘發老年癡呆,甚至可能造成腦梗。
4.周圍神經、血管
如果頸椎的周圍神經和血管遭到壓迫,就會出現患處的僵痛、刺痛、放射痛、后腦勺痛等典型癥狀。
到這里我們就可以根據以上壓迫的部位來進行分型,這也是臨床醫生常說的,你是脊髓型頸椎病或者是什么類型的頸椎病的由來。通過這篇科普,大家應該對頸椎病的大概情況很了解了。
總體來說,頸型頸椎病是大多數頸椎病的早期表現,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常見的類型,最嚴重的是脊髓型,最復雜的是交感型和椎動脈型。
https://www.nianlun010.com/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