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鐵甲艦是什么樣子?鐵甲艦又譯裝甲艦,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早期的一種蒸汽式軍艦,外覆有堅硬的鐵或鋼制裝甲。由于木造軍艦無力抵御越來越強大的炮彈的轟炸,鐵甲艦便應運而生。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最早的鐵甲艦等相關內容。

最早的鐵甲艦
鐵甲艦是指在木質或混和材料的艦身外層包著鐵甲的軍艦,用來抵御攻擊。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鐵甲艦是南宋秦世輔于1203年建造的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這艘戰船在船舷包裹著鐵甲,是鐵甲艦的鼻祖。船首裝有形似鏵嘴的犀利鐵尖,用以在水戰中擊沉敵船。此后出現的鐵甲艦還有朝鮮的龜船和織田信長的大安宅船。
19世紀50年代,法國造船總監洛姆設計出了一種與拿破侖級木制90門炮戰艦同型的現代鐵甲艦——“光榮”號。該艦裝備120毫米裝甲,是西方最早的鐵甲艦。此后,英國于1860年建成鐵甲蒸汽動力戰艦——“勇士”號。

1859年11月,由法國海軍領銜的全球第一艘主力鐵甲戰艦光榮號首度啟航。英國皇家海軍自1856年起籌劃發展裝甲戰艦,1857年順利擬定裝甲護衛艦草稿圖,但1859年初皇家海軍選擇打造二艘鐵甲巡防艦,并于1861年決議朝全裝甲艦隊發展。在美國內戰期間鐵甲艦首度交鋒后,帆船時代無裝甲(木質船殼)的戰列艦已明顯居于弱勢,鐵甲艦便取代之,躍身成為水戰最強大的船艦。此類型的船艦后來甚至主宰了美國內戰。
鐵甲艦可用作多種用途,包括公海的戰斗艦、海防艦以及遠程巡洋艦等。十九世紀晚期軍艦設計的急遽發展,使鐵甲艦從木造船身、仍須靠揚帆以填補蒸汽機運作不足的輪船,搖身一變成為鋼制、設有炮臺的戰斗艦與巡洋艦,已接近二十世紀近代艦艇的水平。此轉變的持續演進,應歸功于重型艦炮的研制越為先進精密的蒸汽機,以及冶金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鋼鐵造船變為可行。

鐵甲艦時代的快速發展,意味著許多船只完工之際便面臨過時與淘汰,以及海戰兵法正是突飛猛進的時候。許多新造的鐵甲艦都裝有撞擊裝置(沖角)或魚雷,眾多軍艦設計師視之為海戰時的關鍵武器。鐵甲艦時代并沒有明確的結束界線,但約莫1890年代末時“鐵甲艦”一詞已經極少為人所用。新型船艦有著更強大的能力多稱為戰斗艦或裝甲巡洋艦。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