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游移湖在哪里?羅布泊(Lop Nor),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湖泊,由于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nào),《山海經(jīng)》稱之為"幼澤",也有稱泑澤、鹽澤、蒲昌海、鹽澤、牢蘭海、輔日海、臨海、洛普池、羅布池等多種名稱。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世界最大的游移湖等相關內(nèi)容。

地理情況
羅布泊位于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部,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中心,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最東緣,若羌縣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東南部,地理位置39.5°-41.5°N,88°-92°E,中心位于北緯40.5°,東經(jīng)90.3°。
地理環(huán)境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湖,海拔780米。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洛普池等。元代以后,稱羅布淖爾。在20世紀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減少,周圍沙漠化嚴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完全干涸(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自從羅布泊干涸后納木錯成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
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匯集于此,曾經(jīng)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減少,樓蘭城成為廢墟。1931年中國學者陳宗器、德國地質(zhì)學家霍涅爾對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以來在羅布泊新形成的水域進行了實地考察,并于1931年完成了整個湖區(qū)的測量工作,實測羅布泊水域面積還有2375平方千米,水源來源于孔雀河,由北端入湖,進入湖心,向東膨脹,形如“靴子”,南北長85千米,湖區(qū)北部東西寬20
千米,南部東西寬45千米,湖水很淺,在某些區(qū)域甚至不能行船,時有擱淺,西南有一河道與喀拉和順湖相連。
1921年后塔里木河斷流,湖水又有加,1942年測量時湖水面積達3000平方公里。1962年湖水減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為塔里木河兩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斷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長度急劇萎縮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導致羅布泊最終干涸。敦煌、哈密、鄯善、吐魯番、庫爾勒、若羌、且末、和田、阿克塞、肅北、瓜州、尉犁、民豐、于田、墨玉、玉門、鐵門關等都處于羅布泊周邊地區(qū)。
羅布泊干涸時間是頗有爭議的一個焦點,大多文獻記述為1972年,自1972年美國公布已干涸的羅布泊“大耳朵”衛(wèi)星照片以來,“大耳朵”被認為是羅布泊東湖的干涸湖盆[13]。在已經(jīng)結(jié)束的“重走彭加木科考探險之路”科學考察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羅布泊東湖連續(xù)向西延伸的湖岸線,由此測算出羅布泊古湖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
2006年DGPS實測結(jié)果表明羅布泊大耳朵湖盆地勢相對平緩,深度僅為5.2米,西南平均坡度0.19‰,東北平均坡度0.09‰,為一偏心的淺水湖盆,鹽盤覆蓋面積近5500平方千米,海拔約800米。
氣候

羅布泊地區(qū)氣候異常干燥、炎熱,年平均氣溫11.6℃,夏季最高氣溫>40℃,冬季最低氣溫-20℃以下,年降水量20毫米,蒸發(fā)量>3000毫米,年日照時數(shù)>3200h,年積溫>4500℃。且風蝕強烈,全年盛行風方向為NE,3~5月為多風季節(jié),6~8月為大風季節(jié),8級大風日>60d,常常引起沙暴天氣,位于羅布泊下風向的若羌、且末地區(qū)每年浮塵天氣有115~193d。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