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黎族的農具和農田水利都有啥悠久歷史

2017-01-03 14:01:4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生產工具和農作物種類 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產條件十分惡劣,反映在生產工具上亦如此,鐵制工具品種很少,數量也很匱乏,種類“殘缺不全”

生產工具和農作物種類

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產條件十分惡劣,反映在生產工具上亦如此,鐵制工具品種很少,數量也很匱乏,種類“殘缺不全”。不僅沒有鐵犁,甚至連做木耙的最必需的簡單工具铇和鑿也沒有。所用木耙,只是用鉤刀把木條修好后,拿尖刀或燒紅的鐵(多數是用殘了的鉤刀)戳穿成洞,鑲進把柄和耙齒,便用來耙田。因制作這種木耙費工很大,因此,有的地方則用竹耙代替。竹耙是用砍成1.3米長左右的竹子,剖為兩半,利用其原長在節上的枝修整后作耙齒(枝留5~6寸長),然后將2根1米多長的木棍,用藤條捆綁在剖開的竹上,成為筏狀,即成耙。使用時,在木耙或竹耙上壓幾塊石頭,用牛拉著在田里來回拖曳。耕牛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產工具,黎族地區的耕牛以水牛為主,黃牛較少,時至今日依然如此。

在黎族地區使用的主要農業生產工具1949年前后有:犁、耙、鋤頭、鉤刀、鐮刀、鏟、鍬、鐵爪、斧頭、尖刀,鐵制工具基本從漢族地區輸入,木制的工具仍大量使用,除木犁、木耙外,木鏟、木鍬在一些地方也很通行。

黎族種植稻谷的歷史悠久,在唐朝徐堅的《初學記》里就說:“《廣志》曰:‘南方地氣暑熱,一歲田三熟,冬種春熟,春種夏熟,秋種冬熟’”。

到清朝時,文獻談到黎族地區稻米生長情況時就說:“依山澗為田,所獲較外間數倍,其米粒大色白,味頗香美。”

除了種植稻谷以外,黎族人民還種植雜糧。主要有紅薯、玉米、花生、木薯、豆類等。

農田水利

黎族人民很早就開始重視水利工程,向漢族學習挖渠開溝的技術。與其它生產技術一樣,黎族的農田水利技術也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并且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一致。

早在明代的歷史文獻里就有關于黎族地區農田水利方面的記載:“以竹筒裝成天車,不用人力,日夜自動車水灌田”。當時,明朝一些較正直負責的官員,也積極地在任所之地推廣教授先進的生產技能,包括農田水利方面的技能,如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任昌化知縣的陳讞“教民筑堤蓄水,因以灌田,自是無亢旱之舊患,民甚賴焉”。

但是,在1949年前由于政治經濟社會諸多原因的制約,黎族地區的農田水利技術發展極其緩慢,直到民國時期的水利設施仍十分落后,對此,《瓊中縣志》是這樣描寫的:“民國期間,縣境內農民常以火燒石頭,鑿渠引水,用木條、樹枝、雜草、石頭、泥土等建造臨時性水陂。

1949年全縣建有水陂48宗,灌溉農田867公頃。”“清至民國期間,民間多用牛羅葉柄制作戽斗汲水,用竹制水車提水灌溉,l952年后改用木制龍骨水車提水,”“民國期間,境內有山塘4口,灌溉面積4.67公頃”,“民國期間,本縣沒有水庫”。1949年以后,黎族地區廣大農民群眾在人民政府領導下,多次掀起興修水利高潮。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黎族地區水利設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引水到蓄水,從灌溉到防洪、排澇、防潮、發電、供水綜合治理,綜合利用,逐步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三级|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日韩精品射精管理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第一福利永久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