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清朝名醫曾懿簡介 古代十大女名醫之曾懿

2017-01-02 18:39:4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曾懿,字伯淵,又名朗秋。清咸豐二年(1852)出生于四川華陽縣(今屬成都市)一個官紳家庭。十歲時其父曾詠卒于江西鄙陽任所,其母左錫嘉帶著子

曾懿,字伯淵,又名朗秋。清咸豐二年(1852)出生于四川華陽縣(今屬成都市)一個官紳家庭。十歲時其父曾詠卒于江西鄙陽任所,其母左錫嘉帶著子女返回了四川老家。為了讓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左錫嘉把家搬到了成都城附近的浣花溪一帶,這個新家和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故居近在咫尺。在左錫嘉淳淳教誨下,曾懿自幼研讀經史,擅長丹青、文辭。許多患者由于醫治無效而喪生。曾懿既憐鄉民之無辜,更恨庸醫不識寒溫,泥執古方之無能,乃廢寢忘食地苦讀家藏醫藥典籍,上始漢、唐,下迄清末,凡精辟之論述,嚴謹之方劑,都一一摘錄下來,悉心鉆研。

個人觀點

曾懿作為一個自學成才的醫生,在醫學理論上并不執一家之言。她認為:漢代張仲景固為醫中之圣,其所著《傷寒論》,后世醫家奉為圭皋,不無道理。金元四家也各布勝處,當為效法。主張今之業醫者不可一概泥于古方古法,而應“潛心體察,掇其精英,摘其所偏,自能豁然貫通,變化無窮”。如此,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她目睹瘟疫肆虐,荼毒鄉民之慘狀,故對葉天士、吳鞠通等瘟病學家甚為推崇,認為這些醫家“皆能運化古方,以治今人之病。”她尤服膺吳氏之《瘟病條辯》,稱此書“妙在顧人津液,不專攻伐。”并說“懿身經四次溫癥,得以轉危為安,皆得力于斯書這居多”。

辨證相當仔細

曾懿辨證是相當仔細的,比如治療瘟病,她不單重視瘟病傷津,而且也考慮到病后傷陽(氣)。她指出:瘟病愈后,面色萎黃,舌淡,不欲飲水,不食,陽氣虛也,小建中湯主之。“溫熱病毒之邪屬火、屬陽,傷陰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但病后陽虛卻往往被醫生忽視。由此可見,曾懿對瘟病治療的認識是很全面的。

曾懿運用成方,并不拘于原書所規定的主治條文,常擴大其應用范圍。如《金匱要略》之葶藶大棗瀉肺湯,本治“痰水壅肺,喘不得臥,或支飲不得息”。而曾懿卻謂“此方(對)濕、飲、腰肋疼不可忍等癥有其效”。并舉例說:“外子酒濕黃疸,每必先右肋痛且肢冷,醫用辛溫服少許更甚,服此方即愈,此經驗良方也”。曾懿往往自己配制方藥,用藥十分精當,配合非常巧妙,有的還是親身經歷過。比如她32歲時,曾得了陰癥喉痹,十分危險,她將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開水沖入,又將有藥的茶碗隔水蒸后,將茶碗中的藥含上一口,慢慢咽下,總算脫離了危險。后來她就用這個方子治好了不少病人。

重視民間經驗

曾懿十分重視民間經驗。她在院北某地聽到一個士兵說,以前他從軍到一個地方,得了噎病,能飲不能食,一點辦法也沒有。過了數日,他到一個集市游蕩,走得口渴,又沒有茶水可買。只見一個小販,用一大鍋煮雞十幾只現賣、這個士兵實在口渴得厲害,就與小販協商,買了點鍋中雞汁飲以解渴。不料這雞汁又濃又鮮,食下即到了下焦,不象從前飲水進食,往往阻于上焦而不入。于是,此兵就連買幾大碗雞汁飲服。以后他常用雞湯煮粥作為主要飲食,胃膈漸開,毛病也慢慢好了。言者無心,聞者有意。曾懿聽了以后,用心記住,以后凡遇到這類噎膈癥,她就用濃雞汁,略加姜汁治之,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曾懿生活在晚清,時西風東漸,不少守舊者對西方醫學知識尚不認識,一味反對。然曾懿卻能廣收博采,加以利用。她常告訴病人要“節勞以保腦力”,“時吸新鮮空氣以保肺”,還要加強“運動使血烙(脈)流通”等,尤其是對婦女,她認為“昔者女人,幽囚深閨之中,不能散悶于外,非但中懷郁結不舒,即空氣亦不流通,多病之由,職是故也”。可見,曾懿的思想是較為進步的。

曾懿二十歲與江南才士袁學昌(號幼安)結為連理。袁為江蘇武進人,才學出眾,曾懿與之結合后,曾宦游閩、皖、浙、贛等省凡二十余年,其間夫妻間朝夕講求,風雅唱和,使曾懿在文學和醫學方面皆有長進。

著書成就

醫學篇

她不忘當初學醫之艱難,決心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告訴后來者,乃發奮著述。終于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她五十四

歲時,著成《醫學篇》,并于次年在湖南長沙刻板問世。《醫學篇》一共有兩冊,是木刻本。上冊共4卷。第一卷有脈論、舌色論、溫病、傷風,傷寒病論等,第二卷為溫病傳入中焦治法,第三卷為溫病傳入下焦治法,第四卷為傷寒治法。下冊也有4卷,第一卷為雜病,第二卷為婦科,第三卷為小兒科,第四卷為外科。書中將傷寒、瘟病兩類疾病的病情及治法詳加辨析,分為數章加以介紹。并將《瘟病條辯》、《溫熱經緯》諸書各方,摘錄成帖,明澈顯要,使人一目了然。曾懿曾得過四次溫病,全賴著名溫病醫家吳鞠通的理論指導方轉危為安。因此,她十分崇拜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在她自己的著作中很多地方都采用吳鞠通的學說和醫方。她又將生平經歷醫效古方、時方及自制諸方,選其靈驗素著者,分成傷寒、瘟病、雜癥、婦科、幼科、外科等類,一并附于書中,使學者能從中獲益,不致受庸醫之誤。是書出后,不脛而走,醫者甚為重視。1933年,蘇州國醫書社將該書重輯為《診病要訣》、《雜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溫指迷》、《婦科良方》、《外科纂要》6種,名為《曾女士醫學全書》(六種)鉛印發行,使該書之流傳更廣,影響更大。

女學篇

曾懿在完成《醫學篇》之后,接著又完成了《女學篇》和《中饋錄》各一卷。《女學篇》是曾懿與袁幼安宦游東南諸省,目睹清王朝腐敗無能,西洋列強“夾我屬國,踞我港灣,攘我主權,干我內政”的社會狀況,為救國圖強而力倡女學之作。曾懿認為,國家興亡,首在教育,而占四萬萬人口半數的“陶融女子,還以讀書明理為第一”。在《女學篇》中,曾懿提出了女學教育的三項主張。一是“教育子女,各盡義務,所以培植國民之基礎”。二是“勤儉勞苦,家給人足,所以籌劃家政之根本”。再就是“醫學衛生,以保康強,所以強大種族之原理”。雖然曾懿提倡的女學并非救國救民之良策,但她關心國事,憂國憂民的思想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中饋錄

《中饋錄》具有家政學的性質。曾懿在《中饋錄》中明確地提出,她寫此書的目的和意義。她認為:“昔藻詠于《國風》,羹湯調于新婦。古之賢媛淑女,無有不嫻于中饋者。”她為了使新婦和尚未進入烹飪門庭的新手都來提高自己業務素質,“茲將應習食物制造各法筆之書。”其目的,“庶使學者有所依歸,轉相效傲,實行中饋之職務。”《中饋錄》集中地介紹了江南一帶民間常用食品的制作方法和保藏方法,詳細的記載了:宣威火腿、香腸、肉松、魚松、五香熏魚、風魚、醉蟹、皮蛋、糟蛋、辣豆瓣、豆鼓、腐乳、醬油、泡鹽菜、冬菜、甜醪酒、酥月餅等20種常見的食品制作方法。在制作過程中如何選擇主料、配料份量,各種佐料的配用、操作方法,以及制作適宜和不適宜的季節、注意事項等,都闡述得極為周到、詳細、具體,且簡便易行。中國商業出版社將《中饋錄》列入《中國烹飪古籍叢刊》編排出版,并指出該書有一定的科學道理,至今仍為人們采用。

總結

《醫學篇》、《女學篇》、《中饋錄》三書雖然內容有所不同,但因皆出自女醫家之手,故清光緒32年木刻時,其子袁勵準取曾懿之書齋名將上述著作合輯為《古歡室全集》刊印于世。其子袁勵準為宣統皇帝溥儀的老師,現“新華門”匾額為其親筆手書。

1907年以后,曾懿隨其夫入京,晚年仍為人診病,暇則以詩、畫自娛。1927年冬,曾懿卒于北京,時年75歲。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果冻传媒2021精品传媒一区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538精品在线观看|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