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少林寺是如何創(chuàng)立的 少林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16-12-28 17:49:2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1 宗教的穩(wěn)定性 寺院的內(nèi)在穩(wěn)定性是少林派武術得以在寺院中長期發(fā)展和延續(xù)的保障,不至因戰(zhàn)亂和朝代更替使其中斷和停滯。寺院的超世俗性又

1.宗教的穩(wěn)定性

寺院的內(nèi)在穩(wěn)定性是少林派武術得以在寺院中長期發(fā)展和延續(xù)的保障,不至因戰(zhàn)亂和朝代更替使其中斷和停滯。寺院的超世俗性又使得武術脫離世俗觀念的糟粕靜心參悟武術的真諦,久而久之形成獨具特色的少林派武術。少林武僧因為受佛教尤其是禪宗的影響,而佛教禪定是佛門重要的修煉方式之一,所謂禪定即:調和身、心、息,克服雜念、昏沉,苦樂皆舍,萬慮俱捐,心如明鏡止水,清靜澄徹。少林武僧內(nèi)心的內(nèi)在穩(wěn)定性和超世俗性表現(xiàn)在習練武術的方式和理論都與佛教的禪定大致相同。少林派武術講究“內(nèi)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練氣的形體動作,一是所謂的動功,仿動物之熊經(jīng)鳥引,二則借禪修之打坐入定,維持一種姿勢,持續(xù)較長時間中,意識集中,調整呼吸,以意識引導呼吸,以達到內(nèi)氣充實的效果。這氣既是一種實在的物體,也是一種潛在的稟賦。內(nèi)煉功的許多坐姿是模仿佛教入禪的各式打坐在樁法練習中,首先要求做到的是:身形端正,凝神靜氣,寂靜調息,掃盡情緣,以達到雜念不生之境。據(jù)《少林七十二藝練法》載,妙興大師談練功習技有:“……老衲謂無論練功習技,必須養(yǎng)氣,氣沛則神定,神則則力足,力足則百體舒泰”。

2.禪宗和武術二者的共性“悟”

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流派在中國得到較大的影響,“不立文字、觸物即佛”,這種“不立”與“皆立”的思想,對少林派武術是有很大的啟示的。禪宗,既不主張讀經(jīng),也不提倡繁瑣的儀式,摒棄了漸修的傳統(tǒng)修行方式而是在仔細觀察和深刻思考事物時的一種對“終極存在”的認識即“頓悟成佛”,所謂“頓悟”就是指對于外界事物超越時空的一剎那間的大徹大悟,從而形成“棒喝”﹑“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重直覺頓悟輕邏輯分析的思維方式和修行模式。武術自身的傳承方式和練習模式與禪宗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二者能夠以“悟”為紐帶。“直指佛心”的“悟”,可以說是少林派武術對佛教借鑒的精華部分,從而形成了少林派武術禪拳互通﹑以禪導拳、以武悟禪的的獨特練習模式。二者的這一共性“悟”拉近了少林寺與武術之間的距離,可能為少林派武術在少林寺寺院內(nèi)誕生提供了很好的心理認同;二者自覺不自覺的相互作用,必然互相促進了對方的發(fā)展和傳播。

3.宗教的神秘性

宗教的神秘性為少林派武術蒙上了神秘的面紗,迎合了民間文化的需要。神話是宗教的發(fā)源地,是宗教意識最早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在原始神話中就已經(jīng)包含有后來成熟完備的宗教主旨的萌芽。禪宗也不利外,雖然擺脫了繁瑣、高深的理論和嚴格的修行戒律,迅速適應了中國社會,但絕大多數(shù)人卻沒有真正理解禪宗,人們對禪宗的“涅磐樂果”充滿了神秘與幻想。少林派武術中有許多關于神助、神授的故事,如僧稠學藝、邊澄學藝、以及緊那羅護寺等。這些故事出現(xiàn)的初衷可能各不相同,相同的是無形中使少林派武術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明顯高于其它非宗教影響下的流派。少林派武術的神秘化迎合了中國民間文化心理的需要,為少林派武術的發(fā)展拓寬了空間,同樣,少林派武術的發(fā)展對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也起到了積極的宣傳和推動作用。

4.娛樂、健身的需要

少林寺因地處少室山陰而得名,山上森林茂密環(huán)境清靜優(yōu)雅,但另一方面常有猛獸出沒。出于自身安全的考慮必須采取有效的搏斗方式與之斗爭,于是為武術的誕生提供了主觀能動性。僧眾的修行方式以靜坐頓悟為主必然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再加上修行的枯燥單調,出于健身娛樂的需要,少林和尚在食余飯后以武為樂、以武建身,可以說武術是作為當時少林寺的一種體育活動,以強身娛樂為目的進行一些“大比武”促進了少林派武術的發(fā)展。《續(xù)高僧傳》載:“宮中常設曰百僧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齋后消食,習諸武藝。”

5.禪宗的寬容性和世俗性

佛經(jīng)教義要求人們“四大皆空”“六根皆靜”修道期間,斷絕與家庭和社會的來往,甚至徹底超越文化的領域。這種修道的境界,只能作為一種理想,很難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所以,人們也就在非本質的情景中尋求佛的通俗化。佛教傳入中國后,經(jīng)達摩與慧能等人的銳意改革,使佛教特別是禪宗有了其他宗教少有的寬容性和世俗性。這為少林派武術在佛家寺院中植根生長提供了可能,也為少林派武術汲取民間武術精華和民間武術走進少林提供了思想基礎。禪宗寬容性使與道教結合緊密的武術得以在寺院中生存提供了前提;世俗性使得少林武僧得以從民間武術中采眾家之所長從而使少林派武術得以快速全面發(fā)展。

6.戰(zhàn)爭對少林派武術的促進作用

少林寺自建寺起一直受皇家封賞,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財產(chǎn),“寺奪民舍,三分且一”,佛教特權勢力的不斷擴大,寺院主人對于進入寺院的農(nóng)民和低級僧侶必須嚴加管教。少林寺作為一個獨立或者說半獨立性質的“佛國”實質上是一個地主集團,必然代表了地主階級的利益。由于朝代更替或政府腐敗時期戰(zhàn)爭頻繁,苛政賽虎,農(nóng)民生活舉步維艱,“假慕沙門,實避調役”,數(shù)以萬計的涌入佛門寺院,再加上北魏境內(nèi)連續(xù)不斷的出現(xiàn)以農(nóng)民和僧侶的大起義,譬如創(chuàng)寺的第二年(公元497 年)發(fā)生的定州王金鉤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在這樣一個客觀歷史背景下,少林寺與國家利益的一致性必然促使少林僧兵參與階級斗爭,充當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根據(jù)當時歷史背景,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少林寺創(chuàng)立之后,以僧稠為首的僧人習武之舉,完全是一種時代需要和普遍的佛門需求。所以,北魏時期,甚至推延至隋朝末年,少林僧人的習武舉動與當時的其他諸寺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故不能視少林寺有別于其他寺院的門派特色。而且僧稠也非少林拳的代表人,正如程沖斗《少林棍法闡宗》所云:“嘗考海內(nèi)無武僧,唯少林寺者,重護教也。”。但是,少林寺拒賊,護廟,保護其利益和地位的動機和行為對少林派武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說明了階級斗爭是少林派武術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外因。2民族斗爭。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參與民族斗爭,特別是參加抗倭戰(zhàn)爭,屢建殊勛,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派武術聲名威震中國。這是少林派武術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少林派武術真正發(fā)展和顯揚的重要契機。

7.民間武術豐富和發(fā)展了少林派武術

少林派武術是在民間武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民間武術是其發(fā)展的土壤。少林派武術一方面在保家衛(wèi)國、護院的斗爭中積累經(jīng)驗,另一方面是作為寺廟使得一些民間高手為躲避世俗的懲罰或逃離世俗痛苦而遁入佛門,久而久之使得少林派武術吸收了民間的眾多拳械技術后,在禪宗思想、修行模式和哲理的影響下發(fā)展成為內(nèi)容豐富、技術全面的一大流派。少林派武術與民間武術的交流和吸收表現(xiàn)在:1.宋代。方丈和尚福居為提高眾僧的武藝,邀請中國十八家武林高手會集少林寺,交流武藝,擴大了少林寺的影響。對佛教的傳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從朝廷的政治倚重中游離出來,復雜的各種社會矛盾激蕩使少林派武術進一步依托于廣袤民間,由此獲得自身的發(fā)展動力,這是少林派武術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而且在宋代,少林寺可收容俗家弟子習武,可見其與民間交流很頻繁。2.明代。少林已有猴拳之記載。《嵩游記》中說,當時少林武僧獻技時,其中的猴拳表演“盤旋躥躍,宛然一猴也”。后人據(jù)此將猴拳歸入少林一派。另外抗倭名將俞大猷攜宗擎、普從二僧從軍學藝,教授劍技。三年后,由宗擎再傳少林寺僧近百人,俞大猷復授《劍經(jīng)》真訣勉勵之,豐富和發(fā)展了少林棍術。3.清代。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家國觀念的影響,使得忠于明朝的一些武術高手其中包括一些明朝舊臣或避難少林寺或遁于深山密林在民間組織各種秘密的反清教會、幫會,他們利用少林派武術、宣傳少林派武術,使少林派武術在社會上流傳的速度加快。清庭禁武不僅沒有使少林派武術在社會上的傳播因禁教而終止,也沒有因壓制而停步,相反傳播規(guī)模和范圍更大,甚至超過明代。蕭一山《近代秘密社會史料·洪門問答書》:“武從何處學習?在少林寺學習。何藝為先?洪拳為先民,有何為證?有詩為證:猛勇洪拳四海聞,出在少林寺內(nèi)僧;普天之下歸洪姓,相扶明主定乾坤。”萬歷年間師承洪轉和尚的少林巨子程宗猷終於寫出了《少林棍法闡宗》,茅元儀贊不絕口,稱棍法皆以少林為宗(《武備志》)。吳殳說程“竟以其棍為槍”(《手臂錄》)也不為過,其實程的師傅洪轉和尚曾著有《夢綠堂槍法》一書,又據(jù)《陣記》所載,少林棍中的后堂棍確實是夾槍帶棒的。以上可以看出宋、明、清時期民間武術對少林派武術內(nèi)容的擴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是少林派武術進一步發(fā)展壯大又一重要外因。

8.地理位置

中國疆域遼闊,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諸多文化中的主干文化。河南又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之主支——武術的重要發(fā)源地,馳名中外的少林拳、太極拳就發(fā)祥于此,可見中原文化積淀之深。中原大地北有殷墟遺址、南有九朝、七朝古都,中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達使少林寺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成為重要的佛教場所和會武場所,使得僧俗匯聚一堂研究經(jīng)典、推敲佛法,切磋技藝。少林寺的地理位置在封建時代一直處于歷朝歷代首都的附近,隋唐是少林寺?lián)P名天下的重要歷史時期,自此始少林寺就成為一個獨立于地方管制的擁有大量封地的“莊園”,財產(chǎn)和收入自然不薄。朝代更替的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的狀況就迫使少林寺周邊區(qū)域的群眾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林寺,少林寺出于保護自身既得利益必然會成立專門的組織——僧兵用來看家護院;另一方面,唐武宗滅佛致使禪宗大興直至近代,宋遼元時期對于佛教政策也比較緩和,宋代儒道釋三教的滲透,明清時期雖然是佛教的衰微時期但是其中禪宗和凈土宗最為流行,少林寺作為“禪宗初庭”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而且它歷來與皇家保持一致因而備受皇家恩寵,這也是少林僧兵作為專門組織存在的必然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少林寺?lián)碛猩约吧氨o院”的作用和功能,在揚少林寺之名的同時勢必推動和促進少林派武術的發(fā)展。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芒果|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2017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国产精品91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伊人久久精品午夜|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国产精品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ww47| 99er热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