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重達300噸的九龍壁是如何運到故宮的

2017-03-19 12:43:5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如此龐大的建筑結構體系不禁使人感慨先人的智慧與建筑技巧。11月4日,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

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如此龐大的建筑結構體系不禁使人感慨先人的智慧與建筑技巧。11月4日,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李疆、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皓生及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霍華德·斯通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古代興建故宮時,曾制造人造冰道,并以水為潤滑劑,拖運了重達300噸的巨石,再次以現代科學方法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無窮的智慧。

中國的古人不在冰上拖運巨石?

古老的故宮興建于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曾于1557年至1561年、1597年至1627年由于大火進行兩次大規模重建。據稱最初的建設投入工匠23萬人,民工士兵上百萬,是幾代人勞動的結晶。故宮巧妙的修建技術也吸引著后來無數中外研究者為其傾盡心血。故宮里使用的巨石多達數萬塊,其中最大的一塊是擺放在保和殿后面的雕有九條游龍的大石雕,重約300噸。《兩宮鼎建記》曾簡要記載,長石雕是隆冬時節在人工冰道上被拖運來的。

盡管長石雕的拖運過程始終沒有詳盡的記載和科學論證,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李疆卻通過翻看500年前的記載,發現一個相似的情況:在1557年,有一隊勞工通過類似的方式拖運一塊重約123噸的巨石,經過70多公里的行程將其運到故宮。由此可以對機械工程史上“由于在公元前1500年時中國的車輪已經充分發展,因此中國古代沒有出現以人力在冰上拖運巨石的案例”這一觀點進行補充和修正。

去年夏天,李疆與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皓生帶著第一次到訪中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霍華德·斯通參觀故宮,討論起大石雕運輸中的潤滑問題。事后他們查閱文獻,卻未發現從現代工程科學角度進行相關分析的研究,因此他們決定一探究竟。

滑動摩擦比滾動摩擦更安全可靠

據李疆介紹,明代的人們在巨石運輸中就已經認識到,在低速重載情況下,滑動摩擦方式比滾動摩擦方式更為安全可靠。而且,故宮巨石運輸采用了冰面潤滑的方式,并且通過在冰面潑水形成水膜作為潤滑劑,來實現減輕阻力的目的。通過比較發現,這種運輸方式比用傳統的木撬、滾子及普通的冰面潤滑更加省力,且更適合北京當時的環境狀況。為此,研究者通過滾動與滑動的摩擦系數的對比,說明了該方法是合理的。

從理論上來說,由于冰面比木質表面更加堅固和平滑,故宮興建者采用制造人工冰道,使作為巨石墊板的木板與冰面接觸(而非古埃及以木板鋪路,實現木板與木板的接觸),大大減小了摩擦力。李疆等人根據古籍記載和合理推算,從現代實驗的角度,估測以同樣的方式運輸123噸的巨石大致需要工匠數為300人以下,因此可以推測運輸300噸的巨石的人數不可能超出太多。

然后,他們推算了以木板為軌道拖運123噸巨石所需的人數為354人,雖接近預期人數,但明顯在運輸300噸以上的九龍壁時很可能失敗。進而可以推論,當時最為可行的方法是鋪設冰道,在冰道上拖動巨石。這種便利方法與北京的氣候環境有關,與長期處于熱帶的埃及相比,北京擁有使用冰的天然優勢——寒冷的冬天。古籍記載,運送巨石的時間是在冬至前后,在15、16世紀時北京1月的平均氣溫是在零下3.7攝氏度(上下0.5度),雖然沒有天然的河流為運輸提供冰道,但人們在運輸過程中每半公里就會鑿坑取水以保證冰道的用水。

滑動摩擦比滾動摩擦更安全可靠

去年夏天,李疆與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陳皓生帶著第一次到訪中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霍華德·斯通參觀故宮,討論起大石雕運輸中的潤滑問題。事后他們查閱文獻,卻未發現從現代工程科學角度進行相關分析的研究,因此他們決定一探究竟。

據李疆介紹,明代的人們在巨石運輸中就已經認識到,在低速重載情況下,滑動摩擦方式比滾動摩擦方式更為安全可靠。而且,故宮巨石運輸采用了冰面潤滑的方式,并且通過在冰面潑水形成水膜作為潤滑劑,來實現減輕阻力的目的。通過比較發現,這種運輸方式比用傳統的木撬、滾子及普通的冰面潤滑更加省力,且更適合北京當時的環境狀況。為此,研究者通過滾動與滑動的摩擦系數的對比,說明了該方法是合理的。

從理論上來說,由于冰面比木質表面更加堅固和平滑,故宮興建者采用制造人工冰道,使作為巨石墊板的木板與冰面接觸(而非古埃及以木板鋪路,實現木板與木板的接觸),大大減小了摩擦力。李疆等人根據古籍記載和合理推算,從現代實驗的角度,估測以同樣的方式運輸123噸的巨石大致需要工匠數為300人以下,因此可以推測運輸300噸的巨石的人數不可能超出太多。

然后,他們推算了以木板為軌道拖運123噸巨石所需的人數為354人,雖接近預期人數,但明顯在運輸300噸以上的九龍壁時很可能失敗。進而可以推論,當時最為可行的方法是鋪設冰道,在冰道上拖動巨石。這種便利方法與北京的氣候環境有關,與長期處于熱帶的埃及相比,北京擁有使用冰的天然優勢——寒冷的冬天。古籍記載,運送巨石的時間是在冬至前后,在15、16世紀時北京1月的平均氣溫是在零下3.7攝氏度(上下0.5度),雖然沒有天然的河流為運輸提供冰道,但人們在運輸過程中每半公里就會鑿坑取水以保證冰道的用水。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柠檬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电影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