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的謀士 李密較出名的謀士就是柴孝和
李密的謀士,很多人都知道李密這個人,他也是隋唐英雄之一,本來是隋朝的官員,后來投奔瓦崗寨,還成為了瓦崗寨的頭領(lǐng),那個時候也是隋末年間起義軍中非常強悍的一支隊伍,而李密身邊除了有秦瓊、程咬金這樣作戰(zhàn)勇猛的將領(lǐng)外,還有比較出名的謀士在出謀劃策,這個人就是柴孝和。
柴孝和
柴孝和勸說李密道:“關(guān)中以高山為屏障,以黃河為天塹,項羽離開這里就滅亡了,劉邦在這里建都就成功了。照我的想法,讓裴仁基鎮(zhèn)守回洛倉,翟讓鎮(zhèn)守洛口倉,您親自挑選一支精銳隊伍,向西突襲長安,百姓誰不到郊外來迎接,定會不用打仗就到手了。
攻克西京之后,等根基牢固兵馬強壯,才回頭徑直攻打東西崤山和函谷關(guān),攻克東都洛陽,傳遞文書發(fā)令調(diào)遣,天下可以平定。只是如今英雄豪杰爭先恐后地起兵,實在擔(dān)心別人搶在我們前頭,一旦錯失機會,后悔哪里來得及!”李密說:“您這個方略,我也想過很久了,實在是個上策。但是楊廣還在,追隨他的軍隊還很多,我的隊伍,都是山東人,既然知道還沒有攻克洛陽,哪里愿意跟著我向西進關(guān)?各位部將都出身于綠林好漢,把他們留下會各自稱王稱霸。如果這樣,就全完了!”
李密倚仗部隊氣勢勇猛,往往進入皇家園林跟隋軍連續(xù)交戰(zhàn)。在李密被亂箭射傷,躺在營帳里的時候,洛陽城里的隋軍乘機偷襲,李密的兵眾四下逃散,放棄了回洛倉,集中到了洛口倉。隋煬帝派遣王世充率領(lǐng)五萬名精兵強將進攻,李密迎戰(zhàn)失利,柴孝和掉進洛水淹死,李密哭得極度悲痛。
隋唐名人翟讓
翟讓(?—617年),東郡韋城(今河南滑縣南)人,隋末農(nóng)民起義中瓦崗軍前期領(lǐng)袖。
武功高強有膽略。初為東郡法曹,犯法亡命至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率眾起義。單雄信、徐世績等人響應(yīng),眾至萬余,所部多為漁獵手,善使長槍。大業(yè)十二年,李密參加瓦崗軍。
大業(yè)十三年二月,翟讓推李密為瓦崗軍首領(lǐng),號魏公。不久,瓦崗軍圍攻洛陽,大批隋軍投降,增強了李密在瓦崗軍中的地位,因而李密與瓦崗軍部分早期將領(lǐng)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大業(yè)十三年十一月,翟讓被李密用計殺死。
翟讓、程咬金、李密之間的關(guān)系
翟讓是瓦崗寨的創(chuàng)始人,當時賈家樓46友結(jié)義,去攻城取得金堤。后因為金堤不好,去取瓦崗。讓程咬金當?shù)拇笸酢:髞硪驗槌桃Ы饹]有謀略,找李密去當頭領(lǐng),因為李密有謀略,才能使瓦崗寨發(fā)揚光大。之后因為李密殺了翟讓,導(dǎo)致瓦崗寨人心不穩(wěn),才造成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