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十二金人之謎 秦始皇陵40年不敢挖
秦始皇十二金人之秘,秦始皇陵40年不敢挖真相曝光。秦始皇的身上埋藏有太多秘密,尤其是諱莫如深的秦始皇陵,有傳言秦始皇曾鑄造金人十二,為自己陪葬,而秦始皇陵40年不敢挖的秘密,就在那十二個金人身上,這到底是真是假?
秦始皇奮六世之余烈,平蕩天下,收服六國之后,秦始皇一直擔(dān)心六國人民會起兵反抗自己,所以他想到了一個辦法,收繳天下之兵,鑄成十二個六丈多高的銅人像,屹立在都城咸陽之外,睥睨四方,蔚為壯觀。
秦始皇阿房宮前,12個青銅鑄造的巨大金人,像是天兵天將一樣,護(hù)立在秦王朝宮廷之外,無人敢擅闖,而秦始皇之意也是,昭告天下,示威所有臣民,天子不可犯,率土不可反。
十二金人的十二,是指十二地支,統(tǒng)為蒼茫大地,代表秦始皇牢牢掌控天下,大秦王朝銳不可擋,堅不可破。
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之后,創(chuàng)立皇帝尊號,自稱始皇帝,為了實現(xiàn)自己大秦王朝歷代相傳的宏偉愿望,就必須安穩(wěn)天下,必須要收繳和銷毀流散民間的各種兵器,致使他們無法造反。
一天,一個農(nóng)民說見到12個巨人從天而降,而且當(dāng)?shù)剡€傳唱一首童謠:“渠去一,顯于金,百邪辟,百瑞生。”
秦始皇聽后,說這是順應(yīng)天意,下令收繳民間兵器,集中到大都咸陽,鑄成12銅人。
另一個故事版本是,秦始皇正在阿房宮中休息,有一個白發(fā)蒼蒼、長髯飄飄的老道來到他面前,揮動著手中的拂塵,指點迷津道:“制十二金人,方可穩(wěn)坐天下。”秦始皇夢醒后立即下令將全國的兵器收到咸陽,鑄成了12個銅人。
自大秦滅亡之后,十二銅人便消失不見。
有人認(rèn)為,當(dāng)初楚霸王項羽在攻克秦都咸陽后,曾經(jīng)火燒阿房宮。在火燒阿房宮時,連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這12個銅人也一起燒毀。
一些歷史學(xué)者指出,這12個銅人是毀在董卓的手上。根據(jù)《正義》引《關(guān)中記》的記載,東漢末年,董卓率軍攻入長安,將其中的10個銅人銷毀,并鑄成銅錢,而剩下的兩個被他下令遷到長安城清門里。
還有說是12銅人并未被毀掉,而是和其它精美的奇珍異寶一起隨著秦始皇的死去被當(dāng)作隨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作為陪葬品,永遠(yuǎn)深埋于秦始皇陵。
而有人稱,秦始皇陵之所以40年挖不動,就是因為地下的那十二個金人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