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鹽鐵專賣”政策 歷朝歷代國家財政政策的基礎

2016-11-25 11:13:0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從茹毛飲血開始,直到火的發現以后,人類才開始進入熟食階段,而鹽作為一種調味品進入人類的生活,實際是較晚的事情。 直至中國夏朝,鹽還

從茹毛飲血開始,直到火的發現以后,人類才開始進入熟食階段,而鹽作為一種調味品進入人類的生活,實際是較晚的事情。

直至中國夏朝,鹽還是一種僅限于貴族享受的奢侈品。到了商代,鹽才為人們所了解,人們甚至用鹽來治療疾病,“以咸養脈”。周之后,鹽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無鹽則腫”。食鹽作為烹飪的核心原料,《漢書》則稱之為“食者之將”。

在傳統農業社會,雖然大部分生產和生活資料都能自給自足,但鹽卻必須從外界獲得,不像糧食,只要有土地和水,就能生產。

在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中,食鹽對個人是重要的,但對帝國更加重要。換言之,帝國財政就建立在每個人的舌尖之上。

管仲首開食鹽專營

夏商周三代之時,中國還沒有完全進入國家階段。周以降,鹽作為一種重要的特殊商品引發了一系列政治變革。依靠民眾供養的貴族迅速發現了這一寶貝,于是周天子開始設立鹽官。

春秋戰國作為中國的黃金時代,政治經濟文化都走向早熟,隨著鹽的普及,鹽的來源日益廣泛,以崤山(潼關)為界,東面以海鹽為主,西面以巖鹽和池鹽為主,南方則多為土鹽。四川自貢以井鹽而聞名,江南甚至以鹽城命名。

在列國競爭的背景下,產鹽的地區和國家依靠這項自然資源大發橫財。與此同時,一些商人也依靠鹽而平地暴富,如猗頓就依靠販賣河東池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代富可敵國的大鹽商。

到了春秋中期,法家崛起,提出“利出一孔”思想的管仲率先在齊國對食鹽實行官方專營,開了中國歷史上長達2000多年的食鹽財政之先河。

“量其重,計其贏,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奪私有為官有,變稅收為壟斷,官府的壟斷權力從政治延伸到經濟領域,財政汲取能力大大增強,巨額財政利益達到了富國弱民抑商的多重效果。

《管子·海王篇》中說,國家征房屋稅,人們會毀掉房屋;征樹木稅,人們會砍掉樹木;征六畜稅,人們會殺掉牲畜;征人口稅,人們會拒絕生育。只有國家壟斷食鹽,人民才無法逃避。因此,鹽就成為最理想的稅收工具。人人都離不開鹽,這就決定了誰也逃不了稅收。

管仲食鹽官營的“官山海”計劃出籠后,齊國的鹽價飛漲至它國數十倍。在鹽專賣制度下,鹽的生產、銷售和定價都由官府組織執行,導致其商品屬性退化。鹽再貴,人還是要吃鹽,民眾的財富通過鹽這個媒介迅速流進齊桓公的金庫。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道:“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

從漢至唐的“鹽鐵論”

從齊國始,食鹽成為國家統治的根本,秦時鹽利更是20倍于古。一個偌大帝國,在接下來的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里,竟然依靠普羅大眾每日必需的小小調味品來支撐,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

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正式實行鹽鐵專賣政策,“籠天下鹽鐵”,由政府募民煎鹽,食鹽官收、官運、官銷。

在27個郡共設鹽官36處,主要分布在沿海、西北和西南產鹽區。桑弘羊歷任大司農中丞、大司農、御史大夫等重要職務,掌管天下財政大權40余年,是鹽鐵國策的主要策劃者。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在漢昭帝的主持下,從全國各地趕來的60多位民間知識分子,與御史大夫桑弘羊就鹽鐵官營展開辯論,這就是著名的鹽鐵會議。

這次鹽鐵會議其實是法家與儒家的辯論,結果是雞同鴨講,沒有達成任何結果,唯一的收獲或是作為會議記錄的《鹽鐵論》。“外不障海澤以便民用,內不禁刀幣以通民施”,儒士們所提出這種自由經濟主張,與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體現的商業思想一樣,完全吻合1800多年后亞當·斯密的自由市場和小政府理論。

三國時期,魏蜀吳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斗爭不斷,食鹽幾乎被視為國家的生命線,“夫鹽,國之大寶也。”兩晉以后,鹽業專賣制度進一步加強,《晉令》載:“凡民不得私煮鹽,犯者四歲刑期,主吏二歲刑。”

唐朝的鹽利收入達到了“中央實際總收入的二分之一或至少達到五分之二”。為了籌措軍費鎮壓安史之亂,唐朝始立榷鹽法(榷的意思是獨木橋),將鹽戶生產的鹽全部低價收購起來,然后再高價賣給民眾。實行民制、官收、官運、官銷的嚴厲鹽政制度,嚴禁私煮私販,違者一斤一兩皆處極刑。

榷鹽法實施后,鹽價驚人上漲了36倍,每斗達370錢,而官府因此可獲得120倍的超額利潤。唐代劉晏任鹽鐵使之初,鹽課歲入40萬貫,大歷年間天下財政收入為1200萬貫,而鹽利占其大半是國家歲入的一半。即使安史之亂平定后,榷鹽法仍在繼續,其他物價都在回落,只有鹽價逆市日漲。

食鹽專賣,鹽商暴富

宋帝國曾為當時世界最富有者,鹽利貢獻最大。慶歷年間的鹽課高達715萬余貫。南宋政府財政中,“鬻海之利居其半”。在食鹽財政之下,北宋時期出現了“鹽鈔”和“交子”。

作為一種信用票據,鹽鈔就是“用鈔請鹽”。對南宋朝廷來說,包括軍費在內的一切費用悉取于鹽鈔,故時人有語“南渡立國,專仰鹽鈔”。“交子”由四川的16家鹽商聯合印發,一交為一緡,這成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元朝政府鹽課最多時為766萬余錠,財政支出的十之七八依靠鹽利。元代的鹽政更加苛刻和嚴密,“國家財賦,鹽利為盛”,“國之所資,其利最廣莫如鹽”。

明代軍費一直居高不下,“國家財賦,所稱鹽法居半者,蓋歲計所入,止四百萬,半屬民賦,其半則取給于鹽莢”。明朝政府借鑒宋朝的鹽鈔,以“鹽引”控制食鹽專賣。商人每給邊關運送200石糧食,官方就給一張引票,憑此引票,商人就可以在兩淮或河東換鹽去賣,其中的差價就是商人的利潤。

自劉晏創立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的就場專賣制以來,沿用855年,至明萬歷時代才被民制、商收、商運、商銷的商專賣制所取代。此后綿延300余年官督商銷權力尋租的紅頂商人時代亦自此開啟。

清朝實行官督商辦,就是國家只出售限量的許可證,而不直接買賣食鹽。在完全的壟斷體制下,乾隆時代食鹽的購價與銷價相差3-4倍,年利潤率則高達194.1%。

有清一代,鹽商壟斷鹽引的情況遠比明代嚴重得多。依靠對食鹽的特許經營權,鹽商完全有別于普通商人,與朝廷和官府的關系要密切得多。

一方面,揚州鹽商以專利而暴富,另一方面,上至皇帝,下至鹽務和地方官吏,皆以鹽商為利藪,競相分肥,導致食鹽成本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昂貴。晚清改良運動一度圖謀變革鹽務官制,遭遇到官商既得利益者的堅決抵制,直至清朝覆亡。史稱“專商積弊與清代相終始”。

1931年5月30日,國民政府公布新《鹽法》:“鹽就場征稅,任人民自由買賣,無論何人,不得壟斷。”從春秋戰國直到滿清,中國用了2000多年的時間才走完了食鹽財政的歷史過程。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500av导航大全精品|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99|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第一福利精品导航|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亚洲精品91在线|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