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蒲松齡厭惡科舉不公 希望張飛巡查人間伸張正義

2017-02-18 09:55:3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明清兩朝的小說當中,最能集中反映古代科舉制度的是《儒林外史》,要考據明清科舉,研究《儒林外史》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就是《聊齋志異》,

明清兩朝的小說當中,最能集中反映古代科舉制度的是《儒林外史》,要考據明清科舉,研究《儒林外史》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就是《聊齋志異》,盡管這是一部神話志怪小說,但故事當中的主人公十有八九是科舉體制內的書生,花妖狐仙滿足了他們的愛情幻想,而功名科考仍然是他們孜孜以求的夢想,因此,在浪漫神秘的情感故事當中,不免會顯露出科舉功名的線索,從中可窺見明清時代的考試錄取制度。神話是虛構的,但書生們的命運和他們為之奮斗的考試制度,卻是真實的。

身份:

考生將主考官視為“大宗師”

先講講大家都熟悉的《促織》,所謂促織,就是蟋蟀。在明朝宣德年間,皇宮流行斗蟋蟀的游戲,所以向民間征蟋蟀。于是,故事的主人公:成名,登場了。在交代成名的身份時,有這么一句話:“操童子業,久不售”。啥意思?千萬不要理解為給童子上課的意思,而是指成名的身份就是“童子”。在明清科舉制度下,凡是準備參加生員考試但一直未考取的,不管你是十五歲還是八十五歲,一律叫童生,或者又叫“文童”、“儒童”。什么是“不售”,不是東西賣不出去,而是說一直沒考上秀才。人的本事和才學,也是可以用來交換的,考試被錄取就等于是將本事賣給了官府和朝廷。元雜劇《馬陵道》里也有這么一句話:“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滿身的文武本領,要賣給帝王,其實是說被朝廷錄取。

成名已經做了爸爸,卻還連個秀才都不是,可見混得有多悲慘了。不僅科考不得意,還要承擔基層官吏的任務,幫官府催收蟋蟀,最后只好自己承攬,交不了貨,就得挨板子,可見“童生”的地位和生活狀況都很悲催,當然這和成名本人的老實性格有一定關系。

《陸判》里的主人公朱爾旦,身份比成名稍高一點,他是秀才。經常參加“文社”的聚會,“一日,文社眾飲”。什么是“文社”?字面意思是文人結社,在這里就是指科舉時代的秀才們為講學作文而結成的社團。這個朱爾旦膽很肥,居然借著酒瘋去將閻羅殿里的判官塑像搬過來一起喝酒,朱同學醉得不輕,還向判官塑像敬酒,說:“門生狂率不文,大宗師諒不為怪”。

這不用解釋,也能明白是學生向老師賠罪的意思,但更為準確的意思是,“門生”是指唐朝到明清時期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將主考官當作座主,或者說座師,那么相對于座師而言,秀才生員自稱為“門生”。而“大宗師”不是說某一門派的創始人,而是指“學使”,即提督學政,是掌握著一省學政和科舉考試的官員,和考試有很大的關系。在這里,朱爾旦分明是開玩笑的口吻,將泥塑的判官比作主考官,將自己比作其門生。

制度:

考舉人之前還有淘汰賽

講完了童子和秀才,我們再往上一個層次。《陸判》里的朱爾旦天分不太高,因此一直停止在秀才的地位上,不能上進。幸虧交接了陸判這個神奇的“火星人”,經過一場“換心”手術,腦洞略開,記憶力提高,寫文章也長進了,“自是文思大進,過眼不忘”。有一天寫了一篇文章給陸判看,陸大哥說了這么一番話:“可矣,但君福薄,不能大顯貴,鄉、科而已。”你文章的功夫不錯,不過沒有功名富貴的命,最多也就通過科試而已。

所謂“鄉、科”,就是指科試,在鄉試之前的一種考試,只有通過這一關,才有資格考舉人,也算是淘汰賽吧。另外一篇有關科舉的小說《葉生》也提到這個,有一個叫葉生的人參加科試,獲得第一名,“值科試………遂領冠軍”。

朱爾旦的科試成績和葉生一樣,得了第一名,稱為“魁”,“科試冠軍”,和葉生的“冠軍”一個意思。朱爾旦有陸判官相助,運氣比葉生好,葉生雖然科試第一,但是在舉人考試中落榜,而朱爾旦則在此基礎上一舉拿下舉人,“秋闈果中經元”,這句話信息量大。先說什么叫“秋闈”,“闈”即是指考場的意思,在秋天舉行,又叫秋試,也就是鄉試。千萬別把鄉試當成鄉里考試,這可是省一級的考試,是考舉人的,在每年的仲秋八月舉行,考試地點在各省的省城,三年進行一次。在《張鴻漸》里,鄉試又被稱為“大比”。

《葉生》里面有句這樣的話:“闈后”,就是指鄉試之后。還有一個詞,叫做“闈墨”,朱爾旦考取舉人后,同學們不服氣,覺得他怎么可以這么樣人品大爆發,超常發揮,于是索看“闈墨”,也就是每次鄉試、會試之后的優秀試卷。大伙看了朱爾旦的答卷,覺得才氣縱橫,于是在驚訝之余,也無話可說了。另外,還有相關稱呼就是“鄉墨”和“會墨”。

《葉生》一文中,講到葉生自己考場失意,于是給知己丁乘鶴的兒子授課,結果丁公子考得很好,“闈中七題,并無脫漏,中亞魁”,葉生所出的題目,全都成為試題,因此丁公子很幸運,考取舉人第二名。而“闈中七題”,就是指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無論是鄉試,還是會試,第一場考試都是七個試題,其中關于“四書”的是三道題目,關于“五經”的是四道題目。首場考試十分重要,是最關鍵的考試,這一場過了,其實就等于是錄取了。

葉生自己考試不怎么樣,教出來的學生卻很不錯,在考取舉人第二名之后,又“捷南宮”,就是說考取進士。南宮即禮部,因為考進士的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在這種考試中報捷,自然就叫“捷南宮”。而老師葉生自從教出這樣的好弟子,也一改霉運,“生入北闈,竟領鄉薦”,明朝的時候,因為有兩個國都,起初在南京,后來遷北京,因此有南北兩個考場,“北闈”就是指在北京舉行的考試,“南闈”就是指在南京舉行的考試。到清朝,只有一個國都,按理來講也就沒有什么“南闈”了,但是稱呼習慣還是改不掉,人們把在江南進行的鄉試仍然叫做“南闈”。

奇想:

希望張飛來巡視考場

蒲松齡不愧是個有想法的人,只是有點不切實際,他居然幻想由三國名將張飛來主持考場公正,借這位英雄的威風掃除考場幕后的丑惡現象。在《于去惡》這個故事當中,陰間也有科舉考試,稱“地榜”。有個叫于去惡的陰間書生,才華橫溢,眾人欽佩,然而在陰間的考試中落第,他在悲傷之余,忽然說“適聞大巡環張桓侯將至………文場尚有翻覆”,聽說巡考官張飛將軍來啦,可能會有反復。還說張飛三十年巡察一次陰間,三十五年巡察一次人世。看上去是神話,其實說的是清朝的現實,蒲松齡希望能有人可以主持科舉公道。

在蒲松齡的筆下,張飛果然主持正義,他抽查試卷之后,很不滿意,“裂碎地榜”,重新進行改卷和錄取。而在1657年,順治皇帝徹查鄉試舞弊,主考官方猶、錢宗開等被斬首,皇帝親自主持復試。蒲松齡將主持公正的朝廷比作張飛,贊嘆“貢舉之途一肅,乃張巡環力也。”

蒲松齡贊美張飛的勇猛剛直,“矛、馬所至,無不大快。”他希望不公平的事能被正義的力量清掃,就如同張飛殺敵一般痛快。同時,蒲松齡又嘆息公正總是姍姍來遲,于是不免有點失望,說:張飛將軍,你三十五年才巡察一次,節奏太緩慢了,“三十五年,來何暮也。”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久草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 9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91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 | 99任你躁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岛国搬运工|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