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元代“左榜狀元”第一人張起巖:七歲通四書五經

2016-12-02 10:36:0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張起巖(1285—1353年),祖居山東章丘相公莊魁文街中首路南,現在“藏書樓”遺址猶存。他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謚號文穆公。

張起巖(1285—1353年),祖居山東章丘相公莊魁文街中首路南,現在“藏書樓”遺址猶存。他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謚號文穆公。

元代是華夏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中央集權的朝代。元代把全國人民劃分為四等人: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地區少數民族);三是漢人;四是南人(指長江以南的漢人和西南地區各少數民族)。舉行科舉考試時,元代制定的政策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色彩。不僅蒙古人、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開考,而且在鄉試、會試時,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兩場,而漢人和南人則須考三場。御試時雖然四種人都考試策問一道,但只要求蒙古人和色目人在五百字以上,而漢人和南人必須在千字以上。另外,在考試內容上也有分別,出給蒙古人、色目人的題目比較容易做,出給漢人、南人的題目比較難做。放榜時,蒙古人、色目人列為一榜,稱“右榜”,漢人、南人另列一榜,稱為“左榜”。漢人張起巖金榜題名,他不僅是元代漢人中第一名狀元,也是元代山東人中唯一的狀元。

張起巖幼時勤奮好學、嗜書如命、聰穎過人。七歲即通四書五經,亦善詩詞。他曾對父母曰:“吾寧可一日無食,不可半日無書。”他16歲便學有所成,被察舉為福山縣學教諭。因政績卓著又被升遷為安丘縣令。他19歲那年,元代科舉首次開試,他成績超群,金榜題名,考中進士第一名。

文宗時,張起巖任大禮使,后升為參議中書省事。順宗時,被提拔為陜西邢臺待御史。當時,蝗災蔓延,莊稼顆粒未收。災民中出現生食人肉的慘景,他如實呈報朝廷,開倉放糧,架鍋舍粥,使百姓度過災年。至元三年其出任江南行臺待御史,隨后又出任燕南廉訪使。至正元年被升任為江南行臺御書中丞,拜為翰林學士承賜知制浩廉修國史,知經筵事。至正三年,其又被調為翰林承旨,擔任總裁官,累遷至榮祿大夫。

張起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正色立朝、外和中剛,當時便有“元代歐陽修”之譽。他任監察御史時,敢于抗言直諫。曾與丞相刺沙辯難。因言辭過激而獲罪。他義正辭嚴地說:“彈劾罪官,議論朝政,是御史的天職。如果因盡職而獲罪,則會使風紀解體,忠良寒心。況且廣開言路、維護政體,本是效法祖宗的治國之道。”最終,泰正皇帝被他的勇氣所折服,當庭無罪釋放,官復原職。

他擔任燕南廉度使時,嚴厲打擊放高利貸的富紳豪強,為平民百姓出了怨憤之氣。他還抨擊封河神為侯爵的迷信活動,并且疏通河道、修堤筑防,為當地平息了水患澇魃,博得了百姓的贊譽。

泰定元年二月,當時擔任監丞的張起巖主張廢除舊法,以德行為標準選擇人才,遭到中書左司員外郎徐有壬的反對。但他不懼強勢,據理力爭,使新政得以施行。擔任侍禮郎的王煒曾上書皇帝8000言,抨擊當朝的政治腐敗。張起巖選賢認良、坦言論事是他一貫的德行,他極力推薦上書皇帝讓王煒擔當要職。他超人的膽識和魄力感動了皇帝,終于如愿以償。此事不但聲震朝野,而且名聞四夷,使張起巖威望大增。

作為文學家的張起巖才思敏捷,文字洗練、優美。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他在全國各地名山大川都留下了數不勝數的大量詩詞碑刻。泰定二年,他曾在嶗山聚仙宮撰寫了《聚仙宮碑銘》:“茲山俊秀橫天東,下插滄海高凌空。丹崖翠碧何穹窿,瓊枝棋樹分夢茸。”他在濰坊浮煙山東麓的麓臺曾留下一方碑刻,上面刻有其撰寫的詩《麓鄉秋月》:“銀河漾漾凈天街,碧月輝煌照麓臺。臺上讀書燕太子,清光依舊照人來。”濟南舜園中還保留著至治三年由他撰寫的碑刻。

張起巖又是位學識淵博的史學家。元統元年,他曾與歐陽玄等人奏詔,撰修了泰定、元歷兩本實錄,史料全面翔實、立論精當,史學中存有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他一生苦讀不綴、善誦精撰,既熟悉金、遼典章故事,又知曉宋儒道學原委。至正三年三月,元順帝下詔撰修“三史”,御史中丞張起巖、翰林學士歐陽玄、待御史呂思成為“總裁官”,并推選一批史官正式開局。到至正五年十月,“三史”成立定稿,張起巖對此書殫精竭慮、一絲不茍,得到宮廷內外的一片贊譽。

至正八年,元順帝又下詔撰修功臣、后妃列傳。以學士承旨張起巖、學士楊宗瑞、待講學士黃瑞為總裁官。張起巖對各方面來稿不論作者地位高下,一律字斟句酌、一絲不茍,整部史料據實審定,精益求精地完成了編撰使命。

張起巖在諸多史書編撰中,對人和事處于公心,不為權貴所左右,不偏袒任何一方。表現出一名史學大家的風范,在歷代史界也都被傳為美談佳話。

“三史”編撰結束,皇帝為他等授勛加爵封“文穆公”,但他按當朝律規辭官退職,遂告老還鄉。此時,他已是65歲高齡的長者了。

張起巖身居高位、歷任顯職,但他贍養父母,不忘盡責盡孝,衣食住行、防瘟除疫必躬身過問。照顧同胞兄弟從讀經習文、成家入仕都悉心指教。他雖在京城為官,但對親眷卻關懷備至,在故鄉十里八村傳為佳話。

生活相當節儉質樸,一生愛吃素食,和酒肉山珍無緣。把畢生節省下來的俸祿都用于周濟師長故交、同族兄弟。本族的一位堂叔,家貧如洗,又逢澇災,豆黍欠收,病餓而亡卻無力發喪。張起巖獲知此事,從給亡者置辦壽衣、購買棺木到發喪出殯等一概包攬。

本村街坊四鄰家中有難,他也盡力接濟。長此以往,到至正十三年,享年68歲的張起巖病故辭世。此時,他的家境已是“廩無余栗、宅無余財”了。

張起巖是元代章丘人,故里為表彰他的歷史功勛,明清兩代曾在章丘縣衙駐地、繡江河畔(現在的繡惠鎮)為其建造起構筑精巧的“狀元坊”一座,以表懷思和紀念。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2020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小视频免费无限app|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偷一|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第100页|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色五郎|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精品国产自在钱自|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8|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