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化氣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2017-06-01 01:42:0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茴香化氣散,作為傳統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茴香化氣散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
茴香化氣散,作為傳統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茴香化氣散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小茴3兩(炒),白術1兩半(炒),枳殼1兩半(炒),青皮1兩半(炒),大茴3兩(炒),香附3兩(酒炒),烏藥1兩半,吳茱萸8錢(醋炒),白蔻1兩半(去殼,炒),丁母香8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六聚,脈弦沉澀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廣橘核湯下。
【各家論述】產后任勞多郁,夾寒邪而肝脾受病,氣化不調,故聚成六腑,或痛或不痛,或脹或不脹,以其聚散無常也。小茴溫經以化其氣;大茴散氣以溫其經;吳茱萸降逆氣以調肝;丁香散滯氣以緩胃;白術健脾氣,運化乎中;枳殼瀉滯氣,消散其聚;青皮破氣平肝;白蔻寬胸快膈;烏藥順清氣,疏逆氣,以散濁氣也。為散,橘核湯下,以疏其結,使寒散結消,則六腑之聚自平,而脾氣健運有常,肝氣亦為調適,安有聚散無定,或痛或脹之患乎。
【摘錄】《醫略六書》卷三十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于茴香化氣散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