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中藥方劑 > 正文

白術丸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2017-05-28 14:39:5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人們對于健康越來越重視,中藥方劑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那么你知道白術丸是什么嗎?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白術丸的相關知識呢?一起來看一下

人們對于健康越來越重視,中藥方劑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那么你知道白術丸是什么嗎?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白術丸的相關知識呢?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白術500克(土炒,研末)生地250克(飯上蒸熟)

【制法】上藥搗和,干則少入酒為丸。

【功能主治】治痔漏,脫肛下血,面色萎黃,積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米飲下,日三次。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處方】白術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人參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脾胃虛冷,不能食,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溫酒送下,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白術3分,赤石脂3分,犀角屑3分,干姜半兩(炮裂,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龍骨3分,黃連1兩(去須),烏梅肉3分(微炒),當歸3分(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及水谷冷熱氣痢。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原缺,據《普濟方》補。

【摘錄】《圣惠》卷五十九

【處方】白術、木香、丁香、肉豆蔻、黃連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溫胃消食。主小兒吐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趙氏家傳》

【處方】白術1兩半,人參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1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檳榔(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下氣。主虛勞,脾胃虛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若有寒,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白術3分,干姜(炮)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人參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主脾胃受濕,濡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米飲送下,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處方】白術1兩,芍藥半兩。

【制法】上為末,粥為丸。

【功能主治】脾虛泄瀉。

【用法用量】泄者,炒丸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五

【處方】白術1兩,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亂后,腹中冷氣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飲送下,日4-5次。

【摘錄】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一

【處方】白術3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干姜(炮)1兩半,黃耆(銼)1兩半,人參1兩,甘草(炙)1兩,當歸(切,焙)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積虛冷,腸風痔瘺,面色萎黃,日漸羸瘦,虛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二

【處方】白術1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煙出7遍)1兩,當歸(微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熟干地黃(微炒)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搜和,涂酥為劑,搗令勻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頭疼,肩背煩悶,氣脹,下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早晨、日晚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處方】白術1兩,橘皮(洗)1兩,厚樸(去皮,姜汁涂,炙焦)半兩,人參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咳嗽,嗜臥,飲食不榮肌膚,或不能食,心腹虛脹,滑泄,背膂牽急,勞倦不能動止,或因大病后,或因下利后不復常,得之于脾,四肢煎厥,亦謂之肉極。

【用法用量】脈弦大甚則不治。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四

【處方】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白術1兩,澤瀉1兩,生地黃(焙)1兩,大豆卷1兩,桑白皮(炒)2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喘咳時血出,四肢懈怠,脈浮大而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四

【處方】白術2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干,炒)2兩,桔梗(炒)1兩,當歸(切,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干姜(炮)2兩,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生干地黃(焙)1兩,細辛(去苗葉)1兩,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1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寒宿癖,心腹刺痛,痰逆嘔吐,飲食不消,下利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三

【處方】白術1兩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半,巴戟天(去心)1兩半,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半,熟干地黃(焙)3兩,桂(去粗皮)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虛,腳弱無力,肌瘦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晚食前溫酒送下。加至3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

【處方】白術、當歸、芍藥各等分,木香減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白瀉。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中藏經·附錄》

【處方】白術(銼,炒)1兩1分,厚樸(去租皮,生姜汁炙)3分,人參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麥糵(炒)3分,桂(去粗皮)3分,紫菀(去苗土)3分,貝母(去心)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散氣,止嗽,令能食。主虛勞,脾胃氣弱,飲食不消,胸膈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白術加1倍,厚樸、橘皮、藿香、甘草、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溫中進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二

【處方】干姜、白術、厚樸、赤芍藥、艾葉、當歸、黃連、肉豆蔻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后虛損,風冷,痢瀉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飲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七

【別名】桂心白術丸

【處方】白術1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桂心半兩,芎藭半兩,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干姜半兩(炮裂,銼),蓬莪術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樸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脾胃氣虛弱,腹中冷痛,時復嘔吐,不能下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桂心白術丸(《雞峰》卷十五)。

【摘錄】《圣惠》卷七十

【處方】白術3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熟干地黃2兩,當歸1兩(銼,微炒),黃耆1兩(銼),干姜半兩(炮裂,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積虛冷,腸風痔瘺,下血太多,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于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六十

【別名】當歸白術丸

【處方】白術2兩,神曲1兩(炒令微黃),肉豆蔻1兩(去殼),干姜1兩(炮裂,銼),當歸1兩(銼,微炒),人參1兩(去蘆頭),桂心半兩,木香半兩,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痢后四肢羸弱,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當歸白術丸(《雞峰》卷十四)。

【摘錄】《圣惠》卷五十九

【處方】白術3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黃連半兩(去須,微炒),當歸3分(銼,微炒),蕪荑仁1兩(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痢,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五十九

【處方】白術1兩半,人參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甘草(炙)半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風腹脹,飧泄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日4-5次,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七

【處方】白術1兩,干姜半兩(炮裂,銼),人參1兩(去蘆頭),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1兩,細辛1兩,赤茯苓1兩,當歸1兩(銼,微炒),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五味子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旋覆花半兩,澤瀉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氣,痰結脾冷,不能下食,胸中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熱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

【處方】白術1兩,赤芍藥1兩,當歸1兩(銼,微炒),黃連1兩(去須,微炒),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黃芩1兩,肉豆蔻1兩(去殼),干姜1兩(炮裂,銼)。

【制法】上為末,以棗瓤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后赤白痢,腹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艾葉煮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九

【處方】南星1兩,半夏(俱湯洗)1兩,白術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濕咳嗽,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收,腹脹,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保命集》卷下

【處方】白術4兩,桂心2兩,干姜3分(炮裂,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四十九

【處方】白術半兩,蓬莪術(炮,銼)半兩,木瓜(切,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陳曲(炒,別為末)半兩,木香半兩,蕪荑(炒)半兩,姜屑半兩,北亭(湯研,濾清,入曲末,同煎成膏)半兩,益智仁3分。

【制法】上10味,搗羅9味為末,用北亭膏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冷痃氣,口吐清水,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三

【處方】白術10兩,干姜3兩,黃耆3兩,人參3兩,伏龍肝3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胃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八引《指南方》

【處方】麥門冬1兩,人參1兩,地黃1兩,白術1兩,澤瀉1兩,茯苓1兩,大豆1兩,桑白皮5錢。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喘嗽時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二引《指南方》

【處方】白術1分,白芍藥1分,木香1分,當歸(銼,微炒)1分,麝香1錢(細研)。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大腸虛冷,乳食不消,大便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飲研下,日3次。

【摘錄】《圣惠》卷九十二

【處方】白術、茯苓、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體重,嗜臥脈緩。

【用法用量】每服5分或半兩,水2盞,加生姜7片,煎1半,取清水調神曲末2錢服之。

【摘錄】《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處方】白術1兩,防葵1兩,木香1兩,鱉甲1兩(涂醋炙微黃焦,去裙襕),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神曲1兩(炒微黃),檳榔1兩,訶黎勒1兩(煨,用皮)。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癥瘕,不能下食,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每眼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生姜湯送下。

【注意】忌覓菜、生冷。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白術1兩半,枳實(麩炒)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人參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桔梗(銼,炒)1兩,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息積,脅下妨悶,喘息氣逆。

【用法用量】每眼20丸,溫酒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處方】白術1分,檳榔(銼)1分,姜黃(炒)1分,沉香(銼)1分,京三棱(煨,銼)1分,大腹(銼)1兩半,莎草根(去毛)3分,丁香皮3分木香半兩,丁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酒浸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脅痛,積滯不消,煩滿痞悶,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嚼破,溫水送下亦可。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處方】白術(銼)半斤,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半斤,蒼術(去粗皮,炒)半斤,蕪荑4兩,青橘皮(去白,焙)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甘草(炙,銼)2兩,干姜(炮裂)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米飲嚼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處方】白術1兩,訶黎勒(去核)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焙干)1兩,山芋1兩,丁香1兩,木香1兩,甘草(炙)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

【制法】上為末,煮大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喘悶,定嘔逆,進飲食,除腹脅脹痛。主脾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粟米、姜、棗湯送下,食前、早晚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別名】丁香半夏丸

【處方】白術3兩,半夏(湯洗7遍)2兩,橘皮(洗)3兩,干姜3兩,丁香1兩。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宿寒在胃,心中溫溫常欲嘔,聞食吐酸,其關弦,脈小而短。

【用法用量】丁香半夏丸(《濟生》卷二)。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四

【處方】人參兩半,白術3兩(炒),干姜兩半(炒),烏梅3兩,白芍兩半(酒炒),炙草6錢。

【制法】上為末,粥為丸。

【功能主治】產后吐瀉煩渴,脈數弦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產后脾胃兩虛,寒邪襲入,不能上輸下達,而吐瀉并作,陰液頓亡,故煩熱口渴不止焉。人參扶元,補胃氣之虛;白術崇土,健脾元之弱;干姜溫中散寒;炙草緩中益胃;烏梅收津液以止泄瀉;白芍斂陰血除煩渴也。粥丸米飲煎,使脾健胃強,則寒自解,而清陽上奉,津液四布,安有煩渴不止,吐瀉不痊乎。

【摘錄】《醫略六書》卷三十

【處方】白術8兩,半夏(湯泡7次)2兩,赤茯苓(去皮)2兩,干姜2兩,肉桂(去皮)2兩,枳殼(麩炒)2兩。

【制法】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飲。

【用法用量】每服多至200丸,日3次。久服、多服而后效。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五

【處方】白術2兩,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桔梗3分(去蘆頭),杏仁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辛3分,貝母3分(煨黃),干姜半兩(炮裂,銼),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甘草3分(炙微赤,銼),桂心3分,訶黎勒皮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虛寒,胸中痞塞,短氣不足,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大棗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二

【處方】白術2兩,半夏2兩,干姜(炮)2兩,人參(去蘆頭)2兩,丁香半兩,高良姜(油炒)半兩,木香1兩。

【制法】上為細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泄瀉嘔吐,脾胃不和,痰多氣逆。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溫米飲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七

【處方】白術2兩,茯苓2兩,陳皮2兩,砂仁1兩5錢,神曲1兩5錢,五谷蟲4兩。

【制法】用荷葉、老米煎水,迭為丸。

【功能主治】氣虛中滿。

【用法用量】每服3錢,開水送下。

【摘錄】《醫學心悟》卷三

【處方】陳皮1兩,澤瀉半兩,甘草1分,防己1分,葶藶1分,木香1分(一方有白術、茯苓)。

【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支飲,上氣不得臥,身體腫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七

【處方】白術2兩(炒),黃芩5錢,白芍藥7錢,紅白葵花2錢半。

【制法】上為極細末,蒸餅糊為丸。

【功能主治】赤白帶。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煎四物湯送下。先以小胃丹開導,后用此補之。

【摘錄】《明醫指掌》卷九

【處方】羌活半兩,白術半兩,木通3兩,黃耆3兩,桑白皮3兩,木香2兩,黑牽牛10兩(半生半炒),陳皮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通身腫滿,及病氣疾。

【用法用量】生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九三

【處方】白術2兩,干姜2兩,茯苓2兩。

【制法】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躍陽脈沉而緩,沉則胃氣強,緩則大便頻,沉緩相搏,小便難,其胃為約。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飲送下。以效為度。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三

【處方】草烏頭5兩(去皮,細切,鹽少許炒),蒼術10兩(米泔浸3日,去皮,切,炒)。

【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風疾。

【用法用量】每服5丸,加至10丸,如覺麻即減至5丸,食后茶、酒任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一六引《經效濟世方》

【處方】白術5分,白芷3分,干姜六分,石斛六分,五味子4分,細辛4分,橘皮4分,厚樸(炙)4分,桂心4分,防風4分,茯苓4分,甘草4分(一方有人參5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痰積聚,胃中冷氣,每發動令人嘔,吐食或吐清水,飲食減少,不作肌膚。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飲送下,1日2次。加至20丸。

【注意】忌桃、李、雀肉、生蔥、海藻、菘菜、生菜、酢物。

【摘錄】《外臺》卷八引《延年秘錄》

【處方】白術6分,干姜6分,人參6分,厚樸(炙)6分,桂心6分,細辛6分,茯苓6分,當歸6分,茯神6分,積實(炙)6分,五味子6分,附子6分(炮),吳茱萸6分,遠志5分(去心),旋覆花4分,澤瀉5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惡心,數吐水不多,能食,少心力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35丸。

【注意】忌桃、李、雀肉、大酢、生菜、生蔥、豬肉、冷水。

【摘錄】《外臺》卷八引《延年秘錄》

【處方】白術1兩,人參1兩(去蘆頭),細辛半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防風半兩(去蘆頭),訶黎勒皮3分,五味子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白茯苓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旋覆花半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痰積聚,胃中冷氣,令人嘔吐,不納飲食,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

【處方】白術(陳土炒)1兩5錢,枳實(麩炒)1兩5錢,桂心1兩5錢,人參1兩,陳皮1兩,炙草1兩,桔梗1兩(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悲哀惱怒,郁傷肝氣,兩脅骨疼痛,筋脈拘急,腰腳重滯。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日2次。

【摘錄】《醫學金針》卷三

【處方】白術6分,厚樸2分(炙),人參5分,白芷3分,橘皮4分,防風5分,吳茱萸4分,芎藭4分,薯蕷4分,茯神5分,桂心4分,大麥糵4分(熬),干姜4分,防葵4分(炙),甘草5分(炙)。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宿冷癖氣,因服熱藥發熱,心驚虛悸,下冷上熱,不能食飲,頻頭風旋,喜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20丸。

【注意】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醋物、生蔥。

【摘錄】《外臺》卷十二引《延年秘錄》

【處方】白術4兩(炒),炮姜2兩,肉桂2兩。

【制法】上為末,粥為丸。

【功能主治】虛痰,脈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故生痰積飲,為患不已焉。白術培脾土以燥痰濕,炮姜暖胃氣以除寒飲,肉桂溫經暖血,祛散血分之寒濕,使無覊留之患。粥丸飲下,俾脾胃調和,則中氣溫暖而寒濕自散,痰飲自消。此不治痰而痰自消之一法也。

【摘錄】《醫略六書》卷十九

【處方】白術1兩,縮砂仁2兩(不見火),干姜1兩,丁香半兩(不見火),白豆蔻半兩(去殼,不見火),甘草1兩(炙),香附子1兩(去毛皮)。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分6丸。

【功能主治】冷氣嘔吐,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米飲、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六引《衛生家寶》

【處方】白術1兩,赤茯苓1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紫菀3分(洗去根土),訶黎勒皮1兩,前胡1兩(去蘆頭),

看完了本文為大家帶來了關于白術丸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覺得關于白術丸的學問非常的多?那么喜歡養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動起來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2048亚洲精品国产| 热久久99精品这里有精品|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