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骨質增生有哪些表現
2017-06-09 21:44:3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大家對髖關節骨質增生這樣的疾病了解嗎,其實它已經是骨科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了,大家對于骨科疾病應該都有一些了解吧,也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大家對髖關節骨質增生這樣的疾病了解嗎,其實它已經是骨科很常見的一種疾病了,大家對于骨科疾病應該都有一些了解吧,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被骨科疾病困擾著,對于這樣的疾病大家應該首先去了解它的一些癥狀表現,發病的時候才能夠有相關的常識。
臨床表現
1.髖關節原發性骨質增生好發于50歲以后。繼發性發關節炎的平均年齡較小,一般在40歲左右,多繼發于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骨折脫臼或炎癥之后;
2.主要癥狀為疼痛、跛行和功能限制,疼痛常放射至膝關節內側;。
3.關節疼痛是最早的主訴,一般都有活動多則加重,休息則減輕的特點。受累關節常有關節膠著,即該關節在某一位置較長時間靜止不動以后,開始活動時比較困難且伴有疼痛,經短時間活動后,膠著現象才消失,但如果活動過多,同樣會引起關節疼痛。
診斷標準
1.臨床表現:開始時髖部酸痛或鈍痛,慢性、漸進性發展,疼痛加重時常放射至膝內側,跛性加重。髖關節活動受限,首先旋轉受限,尤以內旋為主,繼而影響外展、內收及屈伸活動;
臨床表現:開始時髖部酸痛或鈍痛,慢性、漸進性發展,疼痛加重時常放射至膝內側,跛性加重。髖關節活動受限,首先旋轉受限,尤以內旋為主,繼而影響外展、內收及屈伸活動;
2 .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甚至消失,關節邊緣骨刺形成,局部軟骨下骨質密度增加,頭臼囊性變以及股骨頭密度和形態上的改變。
對于髖關節骨質增生的一些臨床表現大家都是不能夠忽視的。特別是在50歲以后,大家都要積極的去預防髖關節骨質增生的出現,平時多一些鍛煉,在飲食上也要合理,讓自己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