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硬化病的病因
系統性硬化病,大家聽起來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對于硬皮病大家可能就會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系統性硬化癥又被稱之為硬皮病,這種病現在來說發病并不是很高,所以大家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在生育年齡婦女,礦工和硅膠工人中,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
硬皮病又稱為系統性硬化病,是一種臨床上以局限或彌漫性皮膚增厚和纖維化為特征的,可影響心、肺、腎和消化道等器官的結締組織疾病。如果病變既累及皮膚,又侵及內臟的,稱為系統性硬皮病;若病變只局限于皮膚而無內臟損害,則稱為局限性硬皮病。
系統性硬皮病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但各地發病率均不高。美國于1971年調查發現,每年新發生的系統性硬皮病病人為 2.7/100萬人,女性病人約為男性的3—4倍。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30—50歲多見,育齡婦女為發病高峰人群,兒童相對少見,局限性者則以兒童和中年發病較多。
對于引起硬皮病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可能與多個致病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基礎和環境因素等。有報道,在系統性硬皮病病人的親屬中,同時出現患有該病或另一種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近年研究發現,HLA—Ⅱ(人類白細胞抗原—Ⅱ)類基因與系統性硬皮病免疫遺傳有關,因此認為遺傳基礎是致病因素。有人認為,本病在女性中發病率高,尤其是育齡婦女,因此性激素可能對發病有作用。目前已明確某些化學物品和藥品,可引起硬皮病樣皮膚改變,另外,系統性硬皮病發病率在煤礦、金礦和與硅石塵埃相接觸的人群中發病率較高,這些都提示系統性硬皮病的病因中,環境因素占有很重要地位。有資料充分支持系統性硬皮病存在廣泛的免疫異常。近年的研究發現,提示病毒抗原與自身抗原的交叉反應促使本病的發生,因此可能與感染有關。所以目前認為,本病可能是在遺傳基礎上反復慢性感染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后引起的結締組織代謝及血管異常。
系統性硬化病,也就是硬皮病,對于我們來講很遙遠很陌生,我們只要做好預防工作,少接觸刺激皮膚的一些化學物質,很容易避免的,但是尤其是在高發群體,一定要重視起來,遇到癥狀及時進行診斷,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