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的原因多種多樣,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較多見,此外藥物毒性作用、嚴重的電解質紊亂或酸堿平衡紊亂、過敏反應、麻醉意外事故等都可引起心臟驟停。那么,什么是心臟停搏?心臟停搏有哪些癥狀?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什么是心臟停搏
2、心臟停搏有哪些癥狀
3、心臟停搏哪些情況無需做心臟復蘇

什么是心臟停搏
心臟停搏又稱心跳或心搏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突然停止搏動。心臟停搏時全身血循環也突然停止,故亦稱循環驟停。心臟停搏不同于慢性病終末期的心臟停搏,如迅速妥善搶救,有可能使已停止的心臟排出血液,從而使呼吸功能也得到恢復,把生命從臨床死亡中搶救過來,這種急救稱為心肺復蘇。

心臟停搏有哪些癥狀
1、生物學死亡期
疾病的終末階段。此時整個中樞神經系統和機體各器官的新陳代謝相繼終止,出現不可逆變化。
2、驟停前期
在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前數小時、數天甚至數周內可出現前驅癥狀,如心肌病、心臟瓣膜病等患者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逐漸加重的表現。
3、發病期
從出現急性心血管癥狀到心臟停搏的一段時間,多在1小時以內。常表現為急性呼吸困難、長時間的心絞痛、突然心悸、血壓下降等,也可能有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害。如無預兆的突然發生,往往提示為心源性疾病。
4、心臟呼吸驟停期
突然意識完全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呼吸停止等。心臟停搏3~5秒,可僅有頭暈、黑蒙、全身無力;停搏5~10秒常可引起昏厥伴面色蒼白、雙目發直;停搏15秒以上可發生抽搐、發紺或皮膚蒼白;4~6分鐘后腦細胞開始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害,10分鐘后腦細胞死亡。

心臟停搏哪些情況無需做心臟復蘇
1、心臟
位于竇房結的心臟的起搏系統,在心搏中樞的指揮下通常以 60~80 次/min 的頻率不斷發放電沖動,隨著沖動的每次下傳形成每次心搏。
2、血管網
血液循環的重要前提是必須在一個密閉的管道系統中方能進行,這個系統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網。可以說人是由血管組成的,我們的全身密密麻麻的遍布血管,人體沒有血管的地方僅限于牙釉質和頭發。如果把所有的血管聯成一條,其長度可達9萬6千公里之多,能環繞地球2周。
3、中樞神經
中樞神經系統是血液循環的總指揮。位于腦干的心搏中樞發放心搏沖動,下傳至心臟的起搏系統,從而使心臟搏動。同時中樞神經還發放血管緊張度調節指令,使血管的張力及舒縮適應人的生理需要。如果中樞神經系統系統嚴重受損(如腦干出血或顱腦損傷等),不能正常發放指令,此時病人的心臟再好也無法搏動。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