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對身體有很多的功效,但是你了解應該怎么正確泡腳嗎?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泡腳多長時間最好?泡腳放什么最好吧!
本文目錄
1、泡腳多長時間最好?
2、泡腳放什么最好
3、泡腳有什么禁忌

泡腳多長時間最好?
泡腳對身體有很大好處,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加肢端的血流量,改善皮膚發冷、發寒的癥狀。特別是部分女性,冬日里常有四肢發涼等癥狀,可通過泡腳改善。泡腳后會引起全身的血液循環加速,有利于緩解疲勞,消除雙下肢腫脹。泡腳的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即可。因為時間過長有可能引起血管的持續擴張,而增加低血壓的風險。

泡腳放什么最好
1、生姜
生姜是我們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東西,但是它不僅僅能作為食材來吃,還能做為泡腳的材料,你知道嗎?生姜能去除寒氣,讓人的手腳不再冰冷。
所以怕冷的人要注意了,用一塊生姜來泡腳,效果會比清水要好的多,方法非常簡單,直接用生姜煮水,然后用來泡腳就可以了。
2、艾草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草泡腳的方法和生姜泡腳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
體寒濕重的人可以每周用艾草泡腳,在用艾草泡腳的時候還可以喝些生姜紅棗水作為輔助,這樣對身體有益。
用艾草泡腳期間應當注意,同時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虛熱、實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慢性支氣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3、桂皮
桂皮又叫做肉桂、官桂,它和花椒都是平時常用的香料。它們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來泡腳對可以幫助緩解腎病引起的浮腫。
腎源性水腫是由于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時最為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凹陷。
如果出現了腎源性水腫,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后泡腳,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連續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泡腳有什么禁忌
1、太飽太餓時都不易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后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嚴重心臟病、低血壓病人當心暈厥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者是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后,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于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3、糖尿病患者千萬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后果,所以要留意泡腳的水溫。
4、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癥、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5、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癥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6、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因為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只需要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