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中醫病機,又稱中焦虛寒、脾胃陽虛。指脾胃陽氣不足,陽氣溫煦能力減弱,出現一系列寒癥。主要與飲食及先天體質差有關。主要表現為怕冷、水腫、四肢不溫、腹瀉、腹痛等。那么,脾胃虛寒的原因有哪些?脾胃虛寒的癥狀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脾胃虛寒的原因有哪些
2、脾胃虛寒的癥狀有哪些
3、怎么預防脾胃虛寒

脾胃虛寒的原因有哪些
1、飲食
喜食生冷之品,損傷脾胃陽氣,中焦陽氣溫煦功能減弱,出現虛寒的癥狀。
2、先天體質差
患者天生或生長過程中營養不良導致身體素質低下,先天脾胃陽氣不足,溫煦功能減弱,出現虛寒的癥狀。
3、其他
其他原因導致脾氣虛弱,日久發展為脾胃陽不足,出現虛寒的癥狀。

脾胃虛寒的癥狀有哪些
1、大便清稀,無臭味
每次總有排不盡的感覺,一次過后很快又要去第二次,嚴重者后面往往連續不斷。肚子喜溫喜按,抱個暖水袋在肚前最是舒服。
2、體形瘦長,消化不良,怕冷惡寒,手腳冰涼
夏天里,別人吹空調好生快意,自己一進去就感覺冷;冬天里更不得了,他們比別人要多穿好多衣服,稍有風吹,還會凍得瑟瑟發抖,肚子咕嚕一聲響,馬上提著褲子往衛生間里沖。
3、食欲下降
因為在中醫理論中,當濕氣進入體內后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4、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怎么預防脾胃虛寒
1、按摩
我們可以經常按摩腹部,這樣能夠調理脾胃,加強運化。如果你經常大便干燥的話,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哦。
2、生活習慣要健康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同時按時工作和生活,周末或是放假最好也不要隨便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平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調整,按時作息,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可以補氣養血。
3、適當鍛煉促代謝
適當的體育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