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那么,精神分裂有哪些類型?精神分裂有哪些表現?怎么預防精神分裂?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精神分裂有哪些類型
2、精神分裂有哪些表現
3、怎么預防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有哪些類型
1、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
軀體疾病和腦器質性疾病導致大腦功能紊亂,可出現精神癥狀。鑒別點如下:①精神癥狀出現的時間與軀體疾病密切相關,精神癥狀隨軀體疾病的加重而加重,隨軀體疾病的好轉而好轉;②仔細、連續了解病史和觀察,可以發現軀體病癥狀;③體格檢查和和實驗室檢查可發現相關的支持證據;④不會有精神分裂癥特征性癥狀。
2、藥物或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某些精神活性物質(如興奮劑、酒精等)及藥物(如激素等)的使用,可導致精神癥狀出現。鑒別點:有確定的用藥史,精神癥狀的出現時間用藥密切相關。
3、應激反應和適應性障礙
存在明確的較重大的精神刺激,表現的精神癥狀與不良的應激體驗相一致,病程相對短暫,沒有持續荒謬離奇、脫離現實的精神分裂癥樣的表現。
4、情感性障礙
情感性障礙的躁狂狀態與青春型精神分裂癥相鑒別。躁狂狀態表現情感高漲,活動增多,為協調性精神運動性興奮,后者表現行為雜亂、愚蠢、幼稚,為不協調的精神運動性興奮。
情感性障礙中抑郁狀態與精神分裂癥鑒別,抑郁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快感缺失、興趣下降,思維聯想遲緩,運動抑制。沒有持續荒謬離奇、脫離現實的精神分裂癥樣的表現。
5、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一種固定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偏離常態,多發生自青少年,一般無精神病性癥狀。

精神分裂有哪些表現
1、幻覺妄想
幻覺中以幻聽為多,患者聽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對她講話,或聽到一些人議論她。患者的行為常常受到幻覺的影響,甚至服從幻覺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險動作。幻覺妄想可導致突發行為改變,會突然出現自殺、自傷、沖動、出走、無自知力等精神癥狀。
2、主動攻擊
對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對象,即:病人認為是誰要害他。如果病人的妄想對象是某個家里人,則應盡量讓這位家屬遠離病人,至少不要讓他與病人單獨在一起。
3、言語異常
說話的方式方法變得不正常了,比如自己和自己說話,無故大吵大鬧,滿口臟話,與實際不存在的人對罵,愛說的人變不愛說了或者不愛說的人變愛說了,說的話或者深奧難懂,或者不符合邏輯,或者前言不搭后語。
4、思維破裂
患者思考問題時沒有中心,第1個念頭和第2個念頭之間缺乏任何聯系,講話時前言不搭后語,顛三倒四,有頭無尾,缺乏條理。醫生完全無法與思維破裂的患者進行語言交流和進行醫療檢查。
5、情感障礙
對親人疏遠、冷淡,甚至敵對。對一切事物表現冷淡,漠不關心,整天悶坐,胡思亂想。情感障礙明顯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嚴重影響進食、睡眠和休息,對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怎么預防精神分裂
做人要有寬廣的心胸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凡事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不要將自己的生活目標定得過高,要有一顆平常心,能將功名利祿全拋下,踏踏實實做人,安安靜靜生活,做到知足常樂。
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俗話說“病由心生”,尤其精神病更是與個人的情緒、性格、處境等息息相關。要想預防精神分裂癥,對于家長來說,應該盡量創造一個寬松的家庭環境,不要對子女要求過嚴,期望過高,使孩子們過早地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從而精神崩潰,這就叫“欲速則不達”。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得這種病與此有極大關系。
如果發現自己有了不健康的心理,就要及早找心理醫生或自己想辦法調整一下,不要等嚴重到了精神病這一步才去醫院。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