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腦癱患兒,足以摧毀一個家庭。如果家里有個腦癱孩子,相當于整個家庭都被“一座大山”壓著。重慶南川瑞康宏仁醫院特邀原上海華山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成彥教授團隊,與南川區腦癱患兒的家長們一起努力“鏟平”這座大山,為南川區及周邊地區腦癱家庭帶來“曙光”和“重生”的希望。

案例故事
孩子降生,對一個家庭來說本應是件幸福的事?蓪χ芘恳患襾碚f,這份幸福帶了些苦澀。
雷雷在出生時遭遇缺氧,雖然經過及時吸氧等相關治療,但還是留下了嚴重的并發癥。雖然在1歲半左右時可獨立行走,但行走姿勢異常,以右足踮足尖內翻行走。曾就診于重慶兒童醫院,診斷為“腦性癱瘓”,雖然在南川區某醫院給予持續康復治療,但療效甚微,姿勢異常逐年加重。
這些年來,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周女士一家時常感到壓力重大,但周女士一家并未放棄,也一直鼓勵孩子,給予兒子很多愛護。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媽媽一直帶著兒子輾轉于各個醫院。2019年12月,當周女士聽說重慶南川瑞康宏仁醫院腦癱項目正式啟動,并特邀原上海華山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成彥教授攜專家團隊來院為南川及周邊地區腦癱兒免費義診的消息后,找到了孫成彥教授。
幾經輾轉
來到南川瑞康宏仁醫院
那時的雷雷已經9歲了,孫成彥教授發現雷雷的智力正常,語言清晰,大小便能自理,可站立和行走,但姿勢異常,以右足踮足尖足內翻行走。結合臨床表現和評估結果,雷雷被診斷為“痙攣型腦性癱瘓”、“后天性下肢畸形(右側)”。針對雷雷的實際情況,孫成彥教授建議采取分期行“腦癱外科治療和腦癱康復一體化”的治療模式。
經過全面評估和完善相關檢查后,孫成彥教授團隊與南川瑞康宏仁醫院外科、康復科團隊共同為患兒制定了精準、詳細的治療方案。2020年1月8日,孫成彥教授團隊為患兒實施了腰部“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部分切斷術、神經纖維部分切斷術”,術后雷雷右側踝部肌張力明顯下降,孩子自覺右側踝部緊張感比術前明顯緩解。
2020年4月11日下午18:10,孫成彥教授從上海抵達南川后,不顧舟車勞頓,立即進入南川瑞康宏仁醫院外科病房查房。待查完房后已是晚上20:00,匆忙而簡單吃過晚餐,又馬不停蹄進入手術室,順利為雷雷右下肢施行了“右側下肢肌力肌張力調整術、踝關節穩定術、下肢關節松解術、石膏外固定術”,術后一切平穩。據悉,當天晚上,敬業的孫教授還為另兩名腦癱兒成功施行了手術。



術后,雷雷還需配合進一步的康復治療,相信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下,雷雷的走路姿勢會越來越好看,人也會更樂觀,儼然一個正常的兒童,走上求學、工作之路。雷雷一家感覺壓在身上的那座大山,會被慢慢推平。

孫成彥教授團隊介紹,雷雷是典型的痙攣型腦癱,僅僅依靠康復治療很難改善他下肢持續痙攣的癥狀,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右側肢體畸形程度會逐步加重,南川瑞康宏仁醫院引進腦癱外科治療與康復一體化的治療模式能給痙攣性腦癱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對于痙攣型腦癱患者,建議先通過神經性手術(FSPR術)緩解痙攣,經過康復后再實施矯形手術矯正畸形,術后再接受進一步康復強化治療,從而讓孩子回歸社會,走上正常同齡兒童之路。
FSPR術適用于:
FSPR手術能解決肌張力高及痙攣等問題,但如果沒有術后康復治療鞏固,效果不穩定;康復治療能解決力量、平衡及協調性等問題,但無法從根源上改變患者肌張力障礙、肢體痙攣等問題。手術與康復治療相輔相成,能為腦癱患者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故國內腦癱治療界一直都有“無評估不康復,無康復不手術”的說法。
南川瑞康宏仁醫院外科主任姚李醫師提醒腦癱患兒的家長們:“除了手術和康復治療,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腦癱患兒的康復是一個艱巨、漫長的過程。雖然腦癱治療不能一次見效,但堅持下來總會看到勝利的曙光。康復之路,也不能忽視心理治療,腦癱患兒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希望人們能給予腦癱患者更多鼓勵而不是嘲笑。
腦癱患者的康復,不應只是肢體的矯正,心智、性格、情感的全面發展,才是腦癱患兒健康成長、回歸社會的關鍵。
重慶南川瑞康宏仁醫院外科,以專業的技術,強大的團隊,竭誠為每一位前來診治的腦癱患兒服務。科室咨詢電話:18512364004
- END -
文 / 梁興會 圖文編輯 / 閻艷鴻
責任編輯 / 樊萍鳳 審核 / 姚李、錢齊妮、劉思佳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