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6月,中國大陸的關節炎病人約1.8億以上,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而包括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等在內的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占絕大多數,其中大部分以中老年、辦公室人群、體力勞動者為主,而近年來風濕免疫性疾病更向年輕化發展。
在10月12日世界關節炎日和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松日即將到來之際,成都西部痛風風濕醫院舉辦多項惠民活動,包括99元風濕檢查套餐、MDT專家團會診、健康一城公益普查等多項活動。


風濕疾病以關節疼痛為主
提起“風濕”,大家一般都會想起慢性的關節痛、關節變形等癥狀,這種被稱為“風濕”的疾病,一般認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是,“風濕”在廣義上看,泛指關節以及關節周圍的骨頭、肌肉等的疼痛疾病。
“風濕”實際上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疾病,目前一般認為其包涵的種類達到了200種以上,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所有的風濕免疫性疾病都具有“關節以及關節周圍的疼痛”這一共同癥狀,近來的研究也逐漸查明了引起疼痛的各種各樣的誘因,主要包括由外傷或者年齡增長伴隨的骨頭和軟骨變形引起的疼痛、由免疫異常引起、由心理壓力引起的心理性疼痛綜合征、由細菌、病菌感染引起和由代謝異常引起的炎癥或者疼痛等原因。
秋冬季關節炎高發季
夏季是痛風性關節炎的高發期,但為什么秋季和冬季也成了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苦難日?天氣冷了,為了祛除寒冷,親朋好友圍在一起吃火鍋的機會多了,喝酒的機會多了,各種含嘌呤高的食物不可避免的在體內積聚,繼而引起血尿酸的過度升高,痛風就不可避免的發生;天氣寒冷,血管容易收縮,如果平時不注意保暖,人的體表溫度就會很低,尤其在四肢末端,尿酸鹽結晶很容易在末端關節等部位沉積,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引起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
大多數情況下,類風濕關節炎的發展非常緩慢,慢性身體異常是信號,尤其換季時,容易每天早起晨僵,早上起不來床,不同的是關節會很僵硬,翻身困難。早期類風濕晨僵會大于30分鐘,經過活動后癥狀會減輕。當然,伴隨著的還有關節腫大和疼痛,發熱和發紅。比如說手指腳趾關節、手腕腳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等。尤其是肘關節和膝關節,嚴重時關節受累,畸形率和致殘率都比較高。
多項風濕普查惠民
為普及秋冬季風濕骨痛關節炎的科學規范防治知識,增強老百姓的日常防治意識,避免病人反反復復的病情發作,降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高致殘率疾病對社會勞動力帶來的健康威脅。西部痛風風濕醫院在世界關節炎日到來之際開展為期九天的“風濕骨痛關節炎秋冬季抗復發普查”活動。
活動一:風濕疾病普查惠民檢查套餐
【活動時間】10月12日-10月20日
【活動內容】普查套餐均僅需99元,檢查后采用針刀鏡、經筋刀、免疫吸附等技術結合藥物中西醫治療,醫保、新農合定點可報銷。
【活動項目】套餐一:原價240元的痛風普查99元公益套餐(①無痛風石檢查項目:腎功、血沉、肝功、血常規、超敏C、抗O、血糖、尿常規、體查;②有痛風石檢查項目:肌骨超聲、血沉、超敏C、腎功、血糖、血常規、尿常規、體查)
套餐二:原價230元的99元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公益套餐:(類風濕因子、血沉、超敏C、抗O、腎功、肝功、血常規、血糖、尿常規、體查)
【小貼士】風濕四項檢查是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等檢查的硬指標,對于確診疾病及嚴重程度起到關鍵;作用;免疫五項檢查能檢查風濕免疫性疾病免疫指數高、低,直接影響著治療方式及治療效果;病情發展程度檢查明確病情發展程度,能幫助患者避免風濕免疫性疾病殘疾癱瘓的發生。
活動二:“健康一城”大型公益普查活動
【活動時間】10月12日-10月31日
【活動內容】成都西部痛風風濕醫院聯合三甲醫院走進精準扶貧地區舉行風濕健康科普講座及醫患交流活動,提高居民風濕骨病預防意識,為居民提供風濕疾病檢查檢測并聽診解疑,發放風濕疾病預防手冊,普及醫療知識,組織集體活動以提高健身的意識(相關活動將在當地提前通知)。
活動三:關節炎MDT多學科會診
【活動時間】10月12日-10月18日
【活動內容】西部痛風風濕醫院MDT專家團成員第七屆“榜樣中國·我心目中的名醫”全科及其他科室十大名醫、副主任醫師王艷,第七屆“妙手仁心·金口碑好醫生”風濕免疫科十強好醫生、痛風科主任劉良運,第七屆“妙手仁心·金口碑好醫生”風濕免疫科十強好醫生、原四川省人民醫院全科醫生喬方,以及四川省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劉建,四川省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任張河等專家針對疑難關節炎疾病進行會診。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