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約25厘米,狀如籃球大小,在腹腔內猶如孕育了6個月的胎兒,你見過這么大的盆腔包塊嗎?

從李女士體內取出的巨大包塊
9月26日,北京愛康醫療集團旗下同濟赤壁醫院婦瘤科為一名年齡43歲的李女士完整切除巨大盆腔包塊,如此巨大的腫瘤讓參與手術的醫生護士們都驚嘆不已,稱這是從醫生涯以來見過的最大腫瘤。

術前李女士腹部籃球大小腫瘤包塊

腹腔鏡下包塊圖片
43歲的李女士近一年腹部增長較快并且伴有腹脹、腰酸背痛等癥狀,遂前來醫院就醫。李女士告訴醫生7年前自覺腹部有可觸及一雞蛋大小的包塊,沒有在意,近期來醫院進行B超檢查發現盆腔包塊。李女士9月20日進入我院神經內科就診后轉入婦瘤科,婦瘤科主任王洪寶教授組織全科醫生討論、分析病情后,在征得李女士及其家人的同意后,決定對李女士進行微創腔鏡下腫瘤切術。術中通過快速冰凍切片病理診斷后決定了手術范圍。
術前,醫院婦瘤科相關專家再次組織術前討論,對李女士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并準確預估了手術的難度和風險,一是包塊巨大,切除難度大,二是腫瘤良性、惡性未定。李女士表示自己才剛剛四十多歲,不愿在身體上留下疤痕,強烈要求進行切口小、出血量少的微創手術。但是,采取微創手術難度大,婦瘤科主任王洪寶教授根據之前10000余臺婦科微創手術經驗,對此術式有充分信心,打消了患者及其家屬的顧慮。
手術由王洪寶教授親自主刀,副主任、兩位骨干醫生組成強大專家陣容,婦科、麻醉科、手術室緊密配合,做好了一切手術預案。9月26日上午10點,按照既定的手術方案,李女士被推進了手術室,多名家屬在手術室門口焦急地盼望著手術間能傳來親人的好消息。

王洪寶教授及其助手進行手術中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微創腔鏡下的結果發現,整個巨大腫瘤位于左側附件,直徑約30厘米,占據了整個盆腔和中下腹腔,包塊與周圍組織粘連,且包塊周圍的血管怒張,血管直徑最粗的有一個多公分,看到這樣的情況,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這將意味著,腫瘤切除難度非常大,腹腔內可操作的空間狹窄,再加之包塊周圍的血管粗壯,如果在分離粘連的過程中,血管一旦破裂,病人將出現大出血,繼而危及生命。
最終在豐富手術經驗和專業技術支撐下,順利完美完成了本次手術。當守護在手術室門前的患者家屬看到切除下來的巨大腫瘤后,其兒子留下了激動的眼淚。目前,李女士病情平穩,身體正在恢復中。
本次手術進行了將近兩個小時,從李女士腹部取出了籃球大小的囊液,囊液約重4000g(8斤)重。然而手術切口最長只有三厘米長,手術出血量不足兩毫升,采用微創手術大大減少了手術的風險,對患者的安全健康提供堅實了的保障。徐院長表示根據患者的情況,如果采用傳統手術腹部切口需20cm左右,出血量也會很大術中需要輸血,手術風險大大增加。
據王洪寶教授介紹,子宮惡性腫瘤非常少見,如此巨大的更是從未遇到。而采用微創手術,利用腹腔鏡技術取代傳統手術治療具有開口小、出血少、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讓患者身心創傷達到最小。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如此大的盆腔包塊是如何從僅有三厘米的切口取出來的呢?王教授的答案是:將包塊打碎后化整為零,最終順利取出包塊。
微創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原則,其目的是盡可能減少手術對正常組織的破壞,最大限度的降低手術對全身各系統功能的影響。微創手術對施術者的技術具有很大的考驗,微創手術被譽為婦科臨床的“手術巨無霸”。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