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李先生病例簡介:
男,43歲,2017年因右手靜止性震顫、輕度右肩疼痛和步態緩慢去當地醫院就診,查體顯示典型的靜止性震顫和右側半身運動遲緩,被診斷為帕金森病,予多巴絲肼片1/2tid口服治療,下肢癥狀有所改善。一年后出現耐藥性和抗藥性,雙上肢震顫加重,手臂和肩部疼痛加重,雙上肢無法上舉,為尋求更進一步的治療,于2018年12月10日到昆明軍海腦科醫院就診。

▲術前李先生的雙手因為肌肉僵硬和疼痛而無法高舉
入院后根據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發現患者符合英國帕金森病協會腦庫診斷標準或中國帕金森病診斷標準,確診為原發性帕金森病,隨后給出了相對患者李先生情況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案,即實施“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機器人”手術。

▲護士正在給李先生做術前準備
這是因為患者在前期的藥物治療后,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抗藥性和耐藥性,如果繼續采取藥物治療,也會是同樣的結果,所以建議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方案,從根源上去解決疾病問題。患者李先生和家屬在對整個治療方案及技術進行詳細了解后,采取了醫生的建議,于2018年12月19日接受了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機器人手術。

▲田增民教授正在為李先生實施手術
手術順利的開始了,參與這次手術的有田增民教授和醫院的專家團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機器人”這個好幫手,機器人利用機械手精準點到醫生計算的中心點,精準定位到患者腦內病灶點,最后糾正大腦中異常的核團,使周圍神經組織恢復正常功能,幫助患者恢復正常。

▲術后李先生能輕松高舉雙手
術后李先生說“醫生就在我頭上打了2個小孔,半個小時后出了手術室,我的手就不抖了,也能抬高了”。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手術過程不可思,這其實都是醫學和科技進步帶來的突破,昆明軍海腦科醫院自引進“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機器人”技術和設備以來,已經成功實施了數百例帕金森病、癲癇病、精神分裂癥、精神發育遲滯、腦癱等疾病手術,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通過該校技術找回自己的健康。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