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一個賽一個高,看看讓你放“心”的中醫藥療法

人世間熙熙攘攘、紛紛擾擾
所以“高樓林立”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樂此不疲,一個賽一個高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人們膳食結構的失衡,高血脂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并成為誘發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血脂與冠心病
血脂是指血漿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酯如磷脂的總稱。與臨床和疾病密切相關的血脂成分主要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他的還有磷脂以及與白蛋白結合的游離脂肪酸。
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即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當這些“斑塊”增多、增大,就會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就引起冠心病。

冠狀動脈是專門給心臟供血的動脈,由于過多脂肪沉積,造成動脈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臟缺血,發生一系列癥狀,即冠心病。
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高脂血癥的發生率有所增加,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血脂異常。
冠心病危害
冠心病主要表現為胸骨后或心前區出現的疼痛,表現為緊縮或憋悶感,也可向肩部、左臂內側、手指等部位放射。
胸痛可被情緒劇烈波動、較強體力活動、飽餐和寒冷等因素誘發,患者可同時表現為面色蒼白、冷汗、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如果發生心肌梗死,胸痛的持續時間則會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
除了年齡增加、男性、心臟病家族史的不可控因素外,實際上,如果早些發現膽固醇增高并及時治療,大多人是可以避免冠心病的。

換言之,我們每個成年人都要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無論有無不適癥狀,每一、兩年都要檢驗一次血液膽固醇值。如發現膽固醇增高,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
中醫預防降脂方
調節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療法:血脂水平下降1,則冠心病的發生率下降2。
中醫藥在預防高脂血癥及并發癥方面具有優勢,下面御生堂首席中醫主任洪國軍為大家推薦四個降脂方法,幫助我們預防冠心病:
滋肝補腎降脂法
一些原發性高血脂癥體形消瘦者,其發病多為素體肝腎陰虛所致,故擬滋肝補腎降脂法治療。
常用藥物為何首烏、黃精、桑寄生、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草決明、澤瀉等。若兼肝陽上亢者,加珍珠母或鱉甲、龜甲。

清肝利濕降脂法
有些高血脂癥患者,既嗜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又沉溺于酗酒之樂,終致肝失疏泄,濕熱蘊積而發生本病。不僅血脂升高,并有脂肪肝。癥見體形肥胖,口干口苦,脅肋脹滿或疼痛,頭暈心煩,舌質紅、苔厚膩而滑。
故擬清肝利濕降脂之法,常用藥物為茵陳、梔子、黃柏、澤瀉、龍膽草、黃芩、山楂、草決明、郁金等。
益氣健脾祛瘀降脂法
原發性高血脂癥患者其發病機理為先天脾胃虛弱,脾胃運化輸布水液功能失調,以致痰濕內生,血脈瘀阻而發病。
運用益氣健脾祛瘀降脂法,可振奮脾胃,疏通脈絡,達到降脂目的。常用藥物為黨參、白術、茯苓、黃芪、赤芍、當歸、丹參、生山楂、桃仁、紅花等。痰濕重者,加陳皮、法半夏、澤瀉、郁金;瘀阻甚者,加蒲黃、大黃、三七;胸悶胸痛明顯者加全瓜蔞、薤白、延胡索。

化痰活血降脂法
繼發性高血脂癥患者,為過食肥甘厚味,滋生痰濕而發病。患者體形多肥胖,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舌苔厚膩。
故擬化痰活血降脂法,常用藥物為蒼術、白術、半夏、茯苓、郁金、薏苡仁、膽南星、丹參、生山楂、蒲黃、澤蘭、川芎、桃仁、紅花等。氣虛者可加黨參、黃芪;肝腎不足者可加何首烏、黃精;血虛者可加當歸、赤芍。
綜上所述,高脂血癥可引起冠心病一系列并發癥,通過有效的預防可避免或減少上述并發癥的發生。
日常血脂管理
除了用藥調脂治療,對于已經患冠心病的患者來說,高脂血癥明顯受飲食及生活方式的影響,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善也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措施。

所以老年人要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清淡飲食,限制膽固醇攝入量,適當補充優質蛋白,多吃蔬菜,適量進食水果,適當活動,在可耐受的范圍內進行有氧運動,同時需嚴格戒煙,限制飲酒量。
多管齊下,這樣才可以有效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御生堂為您推薦專家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