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張女士(化姓)半年前出現上腹部不適癥狀,到院就診醫生建議做胃鏡檢查她以“害怕做胃鏡”拒絕,隨后反復出現胃脹胃痛,但她都選擇吃消化片和止痛藥緩解。直到一周前她胃痛難忍、止痛藥吃下去毫無效果,才再次到院就醫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潰瘍性病變,初步診斷為癌正在進一步病檢。
從“不舒服”到“癌變”,胃至少發出10次“求救”信號!一個正常健康的胃在正常的飲食范圍內在正常工作范疇內是不會感覺脹痛難受的,當你覺得難受、疼痛時是它在向你發出信號,提醒你:要去做檢查、要做“檢修”!不要無視它像你發出的任何一次求救!

每一次“不舒服”都是一次提醒!每一次“忽視”都是對疾病的縱容!每一次“吃藥”都是給惡化穿上“隱形衣”!沒有癥狀要做好疾病防治,有癥狀要去檢查!胃癌前期沒有癥狀,不要等“報警信號”才去檢查!
你覺得胃癌離你很遙遠!你覺得胃癌來臨一定會發出報警信號!其實不然。記住:胃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不適出現癥狀時候,其實不再是早期了。其實一次胃鏡檢查不僅能查出胃癌,早期胃病也“一覽無余”
上腹部痛占83.3%;上腹部不適占36%;胃部悶脹感占37.8%;食欲減退占39.5%;返酸占37.5%;消瘦占33.8%。
這些癥狀和普通胃病癥狀沒什么區別!而黑便、貧血、消瘦、腹部包塊、疼痛性質改變等癥狀,往往回天乏術了!而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胃癌,治愈率天差地別!早期治愈率90-97%,進展期5年存活率<30%!
但是在我國確診的胃癌中,90%是中晚期!一旦是進展期胃癌,即便沒有轉移,也都需要開刀、切除大部分胃、甚至全切胃,術后的生存質量可想而知;胃癌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分別為:I期92%、II期77%、III期46%、IV期8%。

因此,可怕的不是胃癌,可怕的是我們發現的太晚,我們不去做檢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愈胃癌、提高生存率的唯一辦法。
除了檢查,日常如何做好胃癌預防?
盡早檢查和根除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主要元兇之一,是一級致癌因子,在無癥狀時候根除,可最大程度上預防胃癌。通過C13或C14檢查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陽性,建議成年人根除。18-40歲之間根除,受益最大。
良好的飲食習慣并積極治療胃病:規律進餐,不暴飲暴食。少吃過燙、過冷、過酸、過咸、過甜食物,食物盡可能烹制的易于咀嚼和消化,并充分咀嚼以減少胃腸道的負擔。積極治療胃癌前病變和癌前疾病,比如息肉、肥厚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
40歲后,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一期胃癌相對病情較輕,及時切除病變部位,幾乎可以痊愈。但大多數的一期患者,是在做胃鏡篩查的時候發現的。目前我國還有許多人不愿意做胃鏡,以為會有其他替代手段,實際上,胃鏡是發現早期胃癌的唯一利器,無可替代!
胃部出現不適癥狀,既然做插管胃鏡檢查很痛苦,為什么不選擇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呢?
受檢者只要用水吞服,一顆膠囊機器人10—15分鐘即可完成胃部檢查,更為重要的是檢查全程無痛、無交叉感染受檢者體驗非常舒適,朋友們,難道它不香嗎?

可能部分朋友對于磁控膠囊胃鏡不是特別的了解。今天就認真詳細地介紹一下磁控膠囊式內窺鏡系統:
一、無痛無麻醉,10-15分鐘完成檢查
這顆神奇的膠囊機器人,采用等水密度原理設計而成,重量僅為2.7g。受檢者只需喝一口水,吞服膠囊機器人后,醫生將通過遠程磁控系統為患者進行系統化的胃鏡檢查。
10—15分鐘即可完成賁門、胃底、胃體、胃角、胃竇、幽門等解剖部位觀察,讓胃部檢查更高效。更為重要的是,檢查全程無痛、無創、無麻醉,避免了傳統插管胃鏡帶來的生理痛苦。

二、高清圖像,精確診斷
膠囊機器人的專利三鏡片鏡頭,可深入觀察0.04毫米微小單位,每秒可拍高達4張高清醫學照片。
醫生通過智能閱片系統,可自動對海量圖像識別過濾,智能篩選,能有效提升醫生檢查及閱片效率。
任何細微的胃部病變,如胃潰瘍、胃出血、息肉等都無所遁形,盡在大圣磁控膠囊式內窺鏡系統的掌握之中。
三、支持雙體位檢查,無交叉感染
磁控膠囊胃鏡系統,采用自主磁控技術,可同時支持站臥雙體位檢查,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均可完整觀察胃部情況。
另外,膠囊機器人內置天線,受檢者無需穿戴馬甲即可進行檢查,可避免傳統插管胃鏡所帶來的交叉感染問題。
尤其是當前疫情還未完全結束的特殊期間,磁控膠囊式內窺鏡系統使得胃部檢查更加安全衛生。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