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把痔瘡當回事兒,能拖就拖,能不治就不治。27歲小方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思,3年前小方就發現自己得了痔瘡,但是一直沒當回事,用他的話說,不就是個小痔瘡嘛,多大的事兒。但是沒想到3年后小方卻后悔了,追悔莫及。這究竟是咋回事呢?
據悉,小方是一名程序員,由于工作性質所決定,往往在電腦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沒想到的是,3年前突然出現了大便帶血的癥狀,在附近的診所咨詢了之后,得知是痔瘡,就買了一些痔瘡膏涂抹,就這樣過了大半年,誰知竟然又出現了腫物脫出的情況,而且經常會卡在肛門口,需要用手才能推回去。令小方更加感到痛苦的是,脫出的痔核也有一個變成了三個,個頭也越來越大,最后脫出的痔核竟然又葡萄大小。

近來,小方為此更是坐立難安,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只敢側著身子,以免壓倒患病部位,平時也不敢咳嗽,也不敢彎腰,因為這樣的動作也會導致痔核脫出來。因為痔核反復脫出,衣服也經常受到污染,長期刺激肛周皮膚,也導致肛門出現瘙癢的情況,為此小方感到十分的痛苦。
小方通過朋友介紹輾轉來到鄭州豐益肛腸醫院,經檢查診斷,小方被確診為三期內痔,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半個小時就結束了。小方對此表示,自己以前遲遲不就診,除了認為痔瘡是小毛病,沒有重視,還因為害怕手機疼痛,但是這次手術卻沒有感覺到什么痛苦,要知道自己就早點重視,早點治療了,也不會這么遭罪了。
據鄭州豐益肛腸醫院特邀專家劉佃溫教授介紹,像林先生這樣的患者有不少人,這些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前都采取藥物或者傳統手術進行治療,但短期內效果不明顯,加上有些治療具有一定的創傷,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讓他們徘徊在治與不治之間,直到最后忍無可忍,這才不得不到醫院就診治療。
“有些患者談手術色變,其實完全不必要。”劉佃溫教授說,現在的痔瘡等肛腸治療,早已進入微創時代,不僅創傷小,無痛苦或微痛,特別是對傳統手術后痔瘡復發或病史長的三期混合痔療效更好、更安全,而且不影響肛門功能,不僅成功避免了傳統手術的疼痛、并發癥等缺陷,更重要的是,因治療更精準、針對性更強,臨床應用以來,復發率極低,因此備受患者青睞。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