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的木國法醫生,今天我們關注的是如何處理小兒發熱。
感冒發燒是常見的兒科疾病,也是每位家長需要面對的問題,孩子發燒了,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其實不同年齡段,不同體溫的應對措施是不一樣的。
發熱是指肛溫≥38℃或腋溫≥37.5℃。以腋溫為準,37.5~38.0℃為低熱,38.1~38.9℃為中度發熱,39.0~40.9℃為高熱,≥41℃為超高熱。發熱是一種生理機制,對抗感染和病情恢復有益。發熱本身不會導致病情惡化或神經系統損害,降溫治療不能降低發熱性疾病的病死率。使用退熱藥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兒的舒適度,從而改善整體臨床狀況。因此,退熱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改善兒童的舒適度,而不是僅關注體溫是否降至正常。應該依據發熱是否造成了患兒不適而不是以單純的體溫決定是否需要使用退熱藥?刹捎梦锢斫禍鼗蚩诜藷崴幫藷。
常用的物理降溫法一般有以下四種:(1))多喝溫水,鼓勵孩子多喝溫開水補充體液,不要喝冷水;(2)溫水擦浴,準備一盆32到34度的溫水,用毛巾浸濕后擦拭孩子全身,每次擦拭十分鐘左右,重點擦拭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皮膚褶皺處;(3)使用退熱貼,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使用退熱貼,雖然它的退熱效果一般,但是呢也可以給孩子貼上,讓他舒服一點;(4)冰敷,高熱時可以使用冰袋降溫,注意在冰袋外面包裹干毛巾或者棉墊避免凍傷皮膚,冰袋可以放置于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有利于散熱。
使用退熱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2月齡以上兒童體溫≥38.2℃,伴明顯不適時,可采用退熱劑,高熱時推薦應用對乙酰氨基酚(>2月)或布洛芬(>6月)作為退熱藥,安乃近、阿司匹林、尼美舒利不能作為小兒的退熱藥;(2)2月齡以內嬰兒禁用任何解熱鎮痛藥;(3)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聯合或交替使用退熱;(4)不推薦解熱鎮痛藥與含有解熱鎮痛藥的復方感冒藥合用;(5)腎功能異常、心臟功能異常、心力衰竭、凝血功能異常的患兒如出現發熱時可選對乙酰氨基酚,禁用布洛芬;(6)肝功能異常伴發熱可選用布洛芬;(7)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藥禁用于G6PD缺乏癥的患兒。
如果孩子通過物理降溫、藥物退熱一直無法退熱,甚至出現發熱驚厥的情況應立即送醫就診。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