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會使用各式各樣的皮膚清潔產品來深度清潔面部或者身體,但是我們是否考慮過,真正適合自己的清潔方式或者產品是那種類型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就要考慮一下我們清潔的東西是什么?如何科學地清潔皮膚。

首先我們要考慮的是因為空氣中帶有的灰塵、顆粒附著在我們皮膚上的情況。這里不得不提的一項空氣指數“PM2.5”,這個指數一直是人們關注和熱議的話題。空氣中的微小顆粒是否真的會增加皮膚患病的可能性,皮膚科學界尚沒有準確的研究結果去表明其具體的結果。但是我們又一些皮膚疾病或許與之相關,例如:面部皮炎,一種面部過敏性的皮膚疾病,現在看來似乎是一個典型的"文明病"。有研究表明面部皮炎的發病區域在顯示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發達地域發病率比發展中地域的發病率要高。雖然沒有確切答案是環境問題,但是人們一般情況下都會把皮膚問題與空氣質量聯系在一起,至少環境空氣質量會增加我們皮膚病的發病幾率。
從環境角度來說,我們應該注意皮膚的管理與清潔。但是清潔皮膚也需要考慮皮膚的承受力,我們的皮膚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結實,因此我們需要避免過度清潔從而傷害皮膚。
如何把握過多清潔和徹底清潔? 這的確是一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徹底清潔就是將皮膚表面的污垢徹底清潔掉,清潔的同時不能將皮膚的皮脂膜或者細胞間的油脂過度脫除掉。而過度潔膚就是∶利用各種強力潔面、深層潔面或者借助磨砂等等手段對皮膚進行過度清潔。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過度清潔一定會讓皮膚過度脫脂,脫脂的結果就是皮膚屏障功能下降,然后就是皮膚敏感。過度脫脂還能導致另外一種結局,就是造成皮膚毛孔粗大和混合型皮膚 。
總之,清潔皮膚要適度,盡可能在清潔的同時,補充皮膚水分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皮膚。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