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藥層滲透率、利用率丨我院陳建春主任又一新發明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近日,我院陳建春主任發明的《一種治療關節炎的中醫微創治療裝置》(專利號:ZL2020 21365187.2,證書號:第13609693)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通過,授予專利權,頒發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并在專利登記簿上予以登記。
該專利解決了日常關節炎中醫微創治療中,中藥層藥效揮發較慢的問題,有效提升了中藥層的滲透效率,使藥物利用率更高,治療效果更好。

《一種治療關節炎的中醫微創治療裝置》
據陳建春主任講解,這次發明的實用新型治療裝置,包括治療帶本體、治療袋和固定裝置,治療袋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治療帶本體上,固定裝置包括彈性塊一和兩個彈性塊二,兩個彈性塊二對稱設置在治療帶本體上彈性塊一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彈性塊二的一端連接,兩個彈性塊二相對的一側均開設有卡槽,彈性塊一靠近彈性塊二的一側開設有槽,卡槽的一端與槽連通,另一端貫穿至彈性塊二遠離彈性塊一的一端,治療袋的兩端分別卡接在兩個卡槽內,其底部卡接在槽內,治療袋由治療層和發熱層組成。
這種治療裝置,可以使治療帶本體可以循環使用,降低了成本,同時使治療帶的更換更加快速。發熱層對中藥層進行加熱,使藥效更快的揮發出來,提高了中藥層的滲透效率,同時藥物的利用率更高。

《一種治療關節炎的中醫微創治療裝置》設計示意圖
持續鼓勵科學研究
轉化科技成果
陳建春主任在進行日常診治工作時,都會依照不同患者的病情病況,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并細心觀察和對比每日的治療效果,不斷調整治療手段。因此能夠觀察到有的患者在進行中醫微創治療時中藥層揮發較慢的問題,并提供解決思路和發明創造。
陳建春主任說道,我院持續鼓勵基礎科學研究,提倡各科室主任及相關醫護工作人員積極轉移轉化科技成果,在醫院的全力支持下,加上自身的臨床診治觀察,才能從中獲取靈感并發明成功。

近年來,我院在專利授權以及科研成果上的不斷突破,體現了我院醫療水平持續提高,科研教學意識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這將進一步加速推動我院整體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及成果轉化,為成都及西南地區百姓的關節健康事業做貢獻!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