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與事理相合
醫法與心法不二
不知道大家在電暖爐、空調、暖氣還沒普及的年代都是如何取暖的,農村最常見的取暖方式大概是生火取暖。提前劈好柴,或者買一些木炭,堆得高高的,找一個沒風的地方生一簇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大人負責照看火堆,時而添柴加炭保持熱度;小孩總是坐不住的,圍著火堆嬉戲打鬧,冷了便伸出小手把自己烤得暖烘烘的。
悲劇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一歲的小簡一個沒留神,一頭扎進火堆。面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燒傷,改變了這個女孩17年的人生。
“初遇小簡時,她已經年過十八了,大面積的燒傷讓她看起來有些異于常人。若不是站在一個醫生的立場上,他的樣貌甚至有些嚇人。”從戴黎明主任的描述中,我腦中浮現出那個女孩兒的輪廓。皮膚組織的缺失,使面部皮膚扭曲牽扯著,無法像常人一樣睜大眼睛、做大膽的咬合動作。容貌的異常或許讓她時常低著頭,卻依舊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找到戴黎明主任,寄希望于他的技術。
“我想,我必須改變他18歲以后的人生。”見到小簡時,戴黎明主任就這樣決定了。換臉手術相對復雜,需要將臉部疤痕去掉以后將皮膚組織復位、重造,包括眼睛、鼻子等器官外部形態的重造。要將皮膚組織擴張器經手術置入正常皮膚軟組織下,通過定期向擴張囊內注入生理鹽水使其不斷擴張,以提供“額外”皮膚軟組織來進行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和器官再造。由于傷勢嚴重,這次換臉手術治療時間長達三年,前后經歷了十余場手術。“我見證了她每一次的改變,這是作為醫生最欣慰與驕傲的地方。”
“術后三年小簡找到了一個心儀的男生,擁有了幸福的婚姻、溫暖的小家,過得很好。”戴黎明主任舒了口氣,在他看來,病人可以因為他的手術得到改變,有重新追求生活的勇氣,那就是他不斷努力的意義所在。
“現在的市場太浮躁,我見過太多醫生為了多接診一些病人,一味追求速度而放松手術要求。”隨著整形美容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商人投入其中,以低價招攬顧客,抱著賺個盆滿缽滿的心態進入市場,整形機構不正規、操刀醫生不專業、甚至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外行人也擼起袖子站上手術臺,此類“作坊”比比皆是。因此而造成的醫療事故也層出不窮。
“寧可少做幾臺手術,也要把每一臺手術做好”。他承認市場的浮躁,卻也堅守自身的原則。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