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風患者問:“醫生您要我運動,難道在工地上做體力活就不是運動嗎?”
41歲的方先生是建筑工人,每天在工地上做工經常汗流浹背。方先生的身體很健康,但是突然有一天晚上感覺右腳大拇趾突然劇烈疼痛,而且紅腫。
方先生以為是不小心弄到腳了,在工地上做事身上受點小傷并不稀奇。他見沒有破皮出血,也就沒有在意?墒沁@腳一直疼,疼到第二天早上他感覺做不了事,才匆忙來到醫院。
方先生的腳上的疼痛,經過初步血尿酸檢測和肌骨超聲檢查確診為痛風。方先生大惑不解:“劉醫生,我又沒有大吃大喝,怎么會痛風呢?”

痛風的發生主要與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有關,常見于第一跖趾關節
我告訴方先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原因有很多種,并不一定是吃出來的病:在長期血尿酸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關節受累、受涼,突然吃了大量的高嘌呤食物、或者喝水少了,都可能誘發痛風發作。
在為他做完消炎止痛處理后,我希望方先生能夠進行降尿酸治療,包括規范使用降尿酸藥物、控制飲食以及合理運動。方先生就開始質問我了:“劉醫生,我是干體力活的,難道這都不算運動嗎?”
體力活算不算運動呢?當然算,但是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體力勞動并不屬于醫生所要求的運動。因為在痛風治療領域,運動療法和飲食療法都是屬于非藥物治療的一種,既然是療法,那么就有一定的規則與講究。
今天我就來談談對于痛風患者而言,究竟什么樣的運動才會對于痛風患者有幫助。
關注公眾號:成都西部痛風風濕醫院,了解更多痛風科普知識

體力勞動屬于運動,但體力勞動不屬于痛風患者的運動治療
痛風醫生說:“痛風患者需要邁開腿,不僅是為了降尿酸更是為了調代謝!”
為什么醫生要求痛風患者“邁開腿”進行運動呢?首先要說的是,現在并沒有明顯的證據能證明運動本身能夠降低痛風患者體內尿酸水平。運動對于痛風患者而言,主要還是起到減少內臟脂肪、胰島素抵抗,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力與代謝能力,緩解關節疼痛和防止肌肉失用性萎縮等。

常見家務活動及步行的能量消耗
也就是說,我們姑且不去計較運動是不是能降尿酸的問題,但是合理的運動至少可以在減少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泄、避免痛風可能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上起到突出作用。
運動可以改善痛風患者心肺耐力:合理的運動能夠讓心肺耐力增強,從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會顯著增強,主要是通過對心血管中樞的良好調節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骨骼肌代謝能力和利用氧氣的能力,降低心率和血壓。
運動可以改善痛風患者身體成分:主要是改善身體內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的含量在體重中的占比,尤其減少體內脂肪的含量和增加對過剩熱量的消耗,從而改善心血管功能與增加肌肉含量,給患者身體、血液成分帶來改善。

常見的運動分級
運動可以改善痛風患者功能障礙:合理的運動能夠讓痛風患者因為受累關節的骨質破壞和肌肉萎縮得到改善,能夠對關節周圍軟組織產生較多的塑性展長,恢復或改善軟組織的彈性,同時也改善了關節活動度和功能,讓關節更健康。
運動可以避免急性痛風和痛風石:合理的運動能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了皮膚和血管的通透性,促進肌肉攝取血尿酸,同時血液循環加速延緩減少尿酸鹽在骨關節、滑膜、肌腱等處的沉積,減少了急性痛風和痛風石的發生幾率。

痛風患者運動需要合理、適量、適時
痛風醫生說:“體力勞動屬于運動,但是勞動強度過大卻可能導致適得其反!”
像方先生一樣長期在工地上工作,或者像有些痛風患者一樣種田勞作,這樣的體力勞動算不算痛風的合理運動呢?
其實體力勞動與痛風的合理運動并不是一回事。因為體力勞動只是一些痛風患者維持生計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說通常屬于被動運動,而痛風患者的運動是主動運動。體力勞動的勞動強度、勞動時間、勞動方式都不是痛風患者所能選擇的。而重要的是,有不少體力勞動都屬于無氧運動。

不少體力勞動屬于無氧運動,而且大量出汗會導致尿量減少
過度的體力勞動會導致尿酸生成增多:當從事劇烈或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時,肌肉的能源如磷酸肌酸會大量消耗,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就會大量分解,那么濃度就會大量減少;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分解的產物增加后,就會形成次黃嘌呤而讓尿酸生成增多。
過度的體力勞動會導致乳酸堆積:過度的體力勞動后,乳酸作為疲勞的代謝產物會大量產生,積聚在體內后就會在腎臟阻礙尿酸的正常排泄,導致尿酸不容易排出體外而存積在體內,從而導致尿酸排泄減少,尿酸值會急劇上升。
過度的體力勞動會導致大量流汗:過度的體力勞動后,我們身體不可避免地會通過流汗的方式來代謝。大量流汗后,血容量減少,就會導致尿量減少;尿酸有2/3是通過尿液排泄出體外的,尿量減少后尿酸排泄就會減少,存在體內的尿酸就會增加。

運動對于身體是“雙刃劍”,劇烈運動會導致尿酸升高
也就是說,尤其如同方先生一樣,長期做體力勞動通常都是幾個肌肉群的局部運動,而達不到全身鍛煉的目的;尤其日復一日地進行單調的勞動也有可能造成肌肉勞損,主要還是會導致乳酸堆積和尿酸排泄減少的問題,這也是方先生為什么會患上痛風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身房運動或是大量體力勞動可能會導致乳酸堆積或肌肉酸痛
痛風醫生說:“在體力勞動之外也要做運動,尤其是要進行合理的有氧運動!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痛風患者的運動不僅是降尿酸、調節代謝和讓身體健康,而且還是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來釋放情緒和解壓的途徑。也就是說,痛風患者的運動首先是要身心愉悅。
但是對于痛風患者而言,運動也并不簡單。首先要強調的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不適合進行大量的運動,一般要在癥狀緩解后循序漸進的運動;其次要注意的是在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期和痛風性腎病期也不建議選擇節奏快或劇烈的運動,應該要按照個人體質選擇。
那么,痛風患者的運動處方應該怎么開呢?我們從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等方面來了解一下。
痛風患者適合的運動:主要是以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但持續時間較長的有氧運動為主,但是也要痛風患者自己根據年齡、身體狀況、個人愛好、環境條件來選擇。一般來說建議選擇游泳、快步走、跳舞、健美操、太極拳、踢毽子、跳繩、原地節奏跑、勻速慢跑、慢速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不宜選擇快跑、馬拉松跑、踢足球、打籃球、滑冰、長途步行、爬山、跳躍以及健身房肌肉鍛煉等劇烈運動或無氧運動。

根據不同的目的進行不同的運動處方制定
痛風患者的運動強度:運動強度就是單位時間內的運動量,運動強度的衡量方法有很多種,常用的運動強度計算方法是運動心率比最大運動心率的百分比,也就是首先計算最大心率=220-年齡,然后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數劃分強度,高強度運動>最大心率的80%,中等強度在60%~70%最大心率,低強度<最大心率的60%。對痛風患者來說,一般以中等強度的運動量為宜,通常從低強度運動開始,以不疲勞、不勞累為度。

痛風患者自我感覺運動強度
痛風患者的運動時間:每天的運動時間控制在20~60分鐘之間,每周運動3~5次,但建議剛開始運動以20~30分鐘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不建議清晨進行運動,因為清晨人體肌肉、關節及內臟功能低下,此時鍛煉不合適的話就容易造成關節出現急性損傷或慢性損傷;建議可以在午睡后至晚飯前這段時間運動。

痛風患者的運動頻率周期
痛風患者的運動注意:建議在運動前注意進行適量的伸展運動或慢走運動,再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在運動前、中和后要注意適量飲水,一般每次補充50~150ml左右的水,不建議暴飲或者說大口飲水;在運動中需要注意關節不適的情況,如果出現關節輕微受累或受傷應該停止運動,保護好關節;在運動后應該進行整理運動,避免突然停止運動導致血量減少和心臟排出量下降;運動后至少休息30分鐘再洗澡,水溫以40℃左右為宜。

除了日常補水外,痛風患者運動時也要注意補水
特殊患者的運動方式:長出痛風石后,炎癥容易累積在關節部位,可能出現關節活動范圍縮小、關節腫脹加重的情況,這時候推薦采用傳統的運動方式,如五禽戲、八段錦等;出現痛風性腎病后,應該盡量選擇低強度的運動,比如散步等,每次運動時間也控制在30分鐘以內;對于有痛風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對身體素質和疾病狀態進行評估后再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案。

不適宜運動的痛風患者
此外,因為單純的運動鍛煉并不能有效降低尿酸,所以運動常常需要與飲食相互結合,尤其是在熱量食物、嘌呤食物的選取上,要十分注意。而且運動對于痛風而言只能起到輔助的治療效果,并不能代替常規的降尿酸治療。

打太極拳等是屬于沖擊性小、柔韌度高的運動
免責申明:文章內容所用部分文字、數據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