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由于直腸末端靜脈叢發生曲張后形成的一種疾病。在生活中,久站久坐、長期便秘、飲食過于刺激等都非常容易引起痔瘡的發生,當您發現有以下情況發生時,要警惕痔瘡來襲。
1、便秘
便秘是由于糞便在腸道滯留時間過長導致糞便里面的水分再度被吸收,從而引起糞便干硬,難以排便的情況。長期的便秘容易導致患者延長排便時間,從而誘發痔瘡。
2、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是痔瘡的主要癥狀表現,如果您發現自己有大便出血情況,一定要警惕痔瘡,痔瘡出血多是無痛性、間歇性,血色鮮紅且不與糞便相混。
3、痔核脫出
由于痔瘡的體積增大,排便時受糞便擠壓,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脫出肛外,輕者可自行回納,嚴重者需要患者用手回托。
4、黏液流出
直腸黏膜長期受痔核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痔瘡,因肛門括約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門流出。輕者大便時流出,重者不排便時也自然流出,污染內褲。
5、肛門瘙癢
因分泌物或脫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門周圍潮濕不潔,發生濕疹和瘙癢,瘙癢有時是由于痔瘡脫出因反射作用而引起的。
6、肛門突發腫脹
痔瘡平時癥狀輕微,無大痛苦,在痔瘡發作時,痔核突然腫脹、突出、灼熱,有疼痛、搏動及異物填塞的感覺。
7、肛門疼痛
單純痔瘡,一般無疼痛,有時僅感覺肛門部墜脹或排便困難。當痔瘡發生水腫、炎癥或是嵌頓的時候,往往引起肛門疼痛,令患者坐立不安。
8、肛門有異物感
患者可感覺肛緣突起有異物感,排便時不容易擦凈,污染內褲。

那么生活中痔瘡應該如何預防呢?
馬應龍品牌連鎖肛腸醫院專家
來給大家介紹下
1、保持大便通暢,切勿多蹲廁所
便秘者痔的發生率較高,久蹲廁所與排便時的努責均可導致肛門與直腸下段的充血或肛門部的小血管破裂等,故大便秘結時要及時治療,要改正久蹲廁所或上廁所看書、讀報的不良習慣。
2、少食辛辣與酒,多食粗纖維食物
全國調查表明,喜食辛辣食物與嗜酒者痔的發病率較不嗜食辛辣食物與酒者明顯增高。而粗纖維食物對保持大便通暢有益。
3、經常改變體位,經常提撮肛門
已知久立、久蹲、久坐等都是痔疾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故要加以避免。經常提肛有利于改善肛門部的血液循環,防止血液在肛門部的郁結。
4、經常清洗肛門,注意肛門衛生
肛門部不潔既會刺激肛周皮膚,也有利于細菌的生長與繁殖而導致炎癥,進而導致痔的發生等。經常清洗肛門部可保持清潔,同時溫熱的水或藥液也可改善肛門部的血液循環。
免責聲明: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m.jewhye.com/